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雲龍山觀燒得雲字》
全文: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隕霜知已殺,坯戶聽初焚。
束縕方熠燿,敲石俄氤氳。
落點甘泉烽,橫煙楚塞氛。
窮蛇上喬木,潛蛟躡浮雲。
驚飛墮傷雁,狂走迷痴麏。
谷蟄起蜩燕,山妖竄夔羵。
野竹爆哀聲,幽桂飄冤芬。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火牛入燕壘,燧象奔吳軍。
崩騰井陘口,萬馬皆朱幩。
搖曳驪山陰,諸姨爛紅裙。
方隨長風卷,忽值絕澗分。
我本山中人,習見匪獨聞。
偶從二三子,來訪張隱君。
君家亦何有,物象移朝曛。
把酒看飛燼,空庭落繽紛。
行觀農事起,畦壠如纈紋。
細雨發春穎,嚴霜倒秋蕡。
始知一炬力,洗盡狐兔群。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君家
(1).敬詞。猶貴府,您家。《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南史·顏延之傳》:“﹝ 顏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 唐 韓愈 《醉贈張秘書》詩:“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
(2).敬稱對方。猶您。《續資治通鑑·宋寧宗嘉泰三年》:“我與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鴻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秦樓此日招鳳侶,遣妾每特來執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諧結髮。”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隨儕侶問來因。”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耽虛好靜,羨此永生,獨馳思於天雲之際,無物象而能傾。”
(2).物體的形象;事物的現象。 晉 王謐 《答桓太尉難》:“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舉;運通理妙,豈粗跡之能酬?”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東,蓋以物象受名矣。”《文獻通考·經籍九》:“ 漢 魏 間人所為文,名有‘連珠’者,其聯貫物象以達己意。” 清 劉大櫆 《<張秋浯詩集>序》:“乃縈情於歌詠,寄志乎風騷,比擬辭華,雕鏤物象。” 葉聖陶 《隔膜·阿菊》:“他的視官不能應接這許多活動不息的物象。”
(3).文藝作品所創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創作中的幾個問題答<人文>編者問》:“像 魯迅 筆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復可憐的偏狹觀念所造成的卑鄙可恥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魯迅 的主旨是叫我們必須加以毀滅。”
(4).景物,風景。 唐 杜牧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晴日登攀好,危樓物象饒。”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晏相公》:“一為清 潁 行,物象頗所覽。” 清 陳恭尹 《早發新塘浦舟中作》詩:“物象交晦明,峯雲屢開闔。”
(5).物候現象。《人民日報》1959.11.9:“號召全台總動員,人人獻農諺,人人觀天象、看物象,人人參加整理資料,人人做預報。”
蘇軾名句,雲龍山觀燒得雲字名句
名句推薦
肘後應難一一傳,多將靈藥種仙山
陳應斗《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