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馮時行的《江月亭》
全文:
張家作亭跨江月,久欲題詩詩思竭。
今朝龍泉寶函來,豈亦索詩光貝闕。
忽憶曩時醉亭上,笑倚長松清興發。
波光浩涉盪樽俎。
夜色鮮明見毫髮。
是時披襟揖灝氣,蠲滌肺肝洗塵骨。
歸來至今忽想像,猶覺人寰可超越。
會當月夕駕煙槳,吹笛呼龍出龍窟。
蓬萊方丈儻可尋,借我長風泛溟渤。
參考注釋
披襟
(1).敝開衣襟。多喻舒暢心懷。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有風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宋 張景星 《秋日白鷺亭》詩:“開樽屏絲竹,披襟向蕭籟。” 清 杜岕 《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詩:“一曲《塗山操》,披襟此日過。”
(2).指衣衫破爛,把衣襟拖掛下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生衣……大框小洞,帶片披襟,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猶披心。謂推誠相與。《晉書·周顗傳》:“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一面披襟,便許之三事,何圖不幸自貽王法。”《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與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贈盧五丈參謀琚》詩:“入幕知 孫楚 ,披襟得 鄭僑 。” 清 陳盟 《與親友話舊》詩:“所願故鄉歸有路,披襟重話再生歡。”
灝氣
(1).瀰漫在天地間之氣。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宋 曾鞏 《八月二十九日小飲》詩:“煩蒸翕已盡,灝氣乃浮薄。” 清 吳偉業 《縹緲峰》詩:“灝氣凌泬寥,一身若冰雪。”
(2).正大剛直之氣。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卷十:“ 傅遠度 汝舟 ,奇思灝氣,高出一世。” 清 湯增璧 《崇俠篇》:“自道德墜地,士或儇薄無行。非有真體之內充,灝氣之磅礴,而樽酒之間,詬誶交作,往往慾撻於市朝,以泄一時之忿。”
蠲滌
清除,除去。《後漢書·桓帝紀》:“庶望羣吏,惠我勞民,蠲滌貪穢,以祈休祥。” 明 李東陽 《應詔陳言奏宏*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節該欽奉敕諭》:“蠲滌舊過,勉圖後功。”
肺肝
(1).比喻內心。《禮記·大學》:“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 三國 魏 曹植 《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新唐書·袁滋傳》:“性寬易,與之接者,皆謂可見肺肝。” 郭沫若 《科大大聯合》詩:“大聯合,弟兄攜手,肺肝相向。”
(2).比喻心腹。 唐 杜牧 《與浙西盧大夫書》:“員外七官以某嘗獲知於郎中,惠然不疑,推置於肺肝間。”
洗塵
宴請剛從遠道來的人
凡公私值遠人初至,或設飲,或饋物,謂之洗塵。——《通俗編·儀節》
在後堂安排筵席洗塵。——《水滸傳》
秦老又備酒與他洗塵。——《儒林外史》
馮時行名句,江月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