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岳珂的《寧宗皇帝詩卷耳篇御書贊》
全文:
偉王人之典學,本天縱之多能。
續六藝之絕業,環諸儒而講明。
璧跗蔚其流芳,瓊字煥其騰英。
居蠖濩而儲精,炳龜龍而效靈。
歲嘉定之辛已,歷九閏而時乘。
旦孜孜而忘倦,志兢兢而靡矜。
詩三百有五篇,沃帝心而日聆。
儼露門之未竟,已雲章之滿籯。
繄是詩之四章,首二南而儀刑。
凡家齊而國治,本大學之為經。
自求賢而審官,見濟濟之以寧。
越染翰之雖同,茲注意之實形。
昔德壽之在御,嘗史漢之留情。
傳復古之奇蹟,亦流輝於古荊。
有詞臣曰萬里,亟再拜而震驚。
謂縫掖之所難,而帝王之躬行。
今寶章之誕賁,知祖武之克繩。
殆家法之相似,聯自檢於宮庭。
眇周行之下走,方虺聵而於徵。
竦昭回之景光,愧抱槧之餘生。
覽盈咫之昭華,想繹純於九成。
得猗那而藏焉,尚廳瑟之餘聲。
參考注釋
周行
(1).大路。《詩·小雅·大東》:“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朱熹 集傳:“周行,大路也。”
(2). 周 官的行列。《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寘彼 周 行。” 毛 傳:“行,列也。思君子,官賢人,置 周 之列位。”後用以泛指朝官。 唐 王維 《請施莊為寺表》:“ 元聖 中興,羣生受福,臣至庸朽,得備周行。” 清 吳偉業 《通元老人龍腹竹歌》:“京師公卿誰舊識?與君異國共周行。”
(3).至善之道。《詩·小雅·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毛 傳:“周,至;行,道也。” 馬瑞辰 通釋:“ 鄭 注《萊誓》云:‘至,猶善也。’是知<傳>訓‘周行’為‘至道’,即善道也。 鄭 注《鄉飲酒禮》引《詩》云:‘嘉賓示我以善道’,義與 毛 合。”
(1).巡行;繞行。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禹 ﹞即天子之位,三載考功,五年改定,周行天下,歸還 大越 。”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周行數里,仰不見日。” 宋 陸游 《上書乞祠輒述鄙懷》詩:“飄然去周行,湖海抱沉疾。” 明 高啟 《胡應炎傳》:“僧不知為計,周行視城曰:‘是城龜形也。’”
(2).循環運行。《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韓非子·解老》:“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須臾,宰羊為炙,先行至客,一臠入口,便下皮內周行徧體,痛楚號叫。” 李大釗 《時》:“天運人生,周行不息。”
下走
(1).走卒;供奔走役使的人。 南朝 齊 孔稚珪 《上新定法律表》:“將恐此書,永墜下走之手矣。” 宋 葉適 《司馬溫公祠堂記》:“至於深衣幅巾,退然山澤之間,誠意至義,不敢加一豪於嬰兒下走。”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呆官》:“為大令親隨,何等親密,反求管門,是下走之職。”
(2).自稱的謙詞。《漢書·蕭望之傳》:“若 管晏 而休,則下走將歸 延陵 之皋。” 顏師古 註:“下走者,自謙言趨走之役也。”《宋書·何尚之傳》:“若止於四銖五銖,則文皆古篆,既非下走所識,加或漫滅,尤難分明。” 唐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祁大夫 不見 叔向 ,今而預知斯舉,下走之大過矣。”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下走濫竽教育事業,常病教授無方。”
於徵
遠行。《詩·小雅·車攻》:“之子於徵,有聞無聲。” 漢 王逸 《九思·悼亂》:“鴻鸕兮振翅,歸鴈兮於徵。”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俾率爾徒,從王於徵。”
岳珂名句,寧宗皇帝詩卷耳篇御書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