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畫原文

皴如荷葉仿王蒙,松檜蕭森楓桕紅。

落澗流泉源自遠,滿川秋氣肅於空。

課無責有依稀是,賦色圖形豈在工。

樓上幽人不言坐,孰知其意蘊乎中。

詩詞問答

問:題畫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畫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畫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二

參考注釋

王蒙

①王蒙(1308-1385)。元末明初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屬浙江)人。趙孟fd5c外孫。元末官理問,明初任泰安知州,因受胡惟庸案牽連,死於獄中。善畫山水,寫景以繁密見長,喜用枯筆乾皴,創造出幽邃蒼秀的意境。與黃公望、倪瓚、吳鎮並稱“元四家”。有《青卞隱居圖》等存世。②王蒙(1934-)。作家。河北南皮人。1948年加入中國 * 。1949年在北京任青年團區委副書記。1979年起專事創作。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化部部長、《人民文學》主編、中共中央委員。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中篇小說《布禮》、《蝴蝶》、《莫須有事件》等。有《王蒙選集》。

蕭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蕭森。” 宋 司馬光 《又和董氏東園檜屏石床》:“密葉蕭森翠幕紆,蹔來猶恨不長居。” 明 何景明 《懷化驛芭蕉》詩:“孟夏日初赫,蕭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

(2).草木凋零衰敗貌。 唐 張九齡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詩:“江城何寂歷,秋樹亦蕭森。” 宋 陸游 《秋思絕句》:“一片雲深更作陰,東軒草樹共蕭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國後園》詩之二:“天空遠水明秋岸,梧葉蕭森楓樹殘。” 魯迅 《無題》詩:“風波一浩蕩,花樹已蕭森。”

(3).陰森。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 巫峽 氣蕭森。” 寧調元 《游白雲歸感賦四律並柬同游諸子》:“夜氣蕭森十里堤,出門可有上天梯。” 徐遲 《入峽記》:“ 巫山 突然挺立兩側,何止十二峰。陽光被奪,氣象蕭森。”

澗流

山間的水流。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應西陽王教》:“八解鳴澗流,四禪隱巖曲。” 唐 盧照鄰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詩:“澗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 碧野 《白雲·綠樹·金花》:“由於泉源豐富, 雞公山 前山上出現幾條澗流。”

泉源

(1) 泉水的源頭

(2) 河流上游處的水源

(3) 比喻力量、知識、感情等的來源或產生原因

我們的學院是…人文學和科學的取之不盡的泉源

秋氣

指秋日淒清、肅殺之氣。《呂氏春秋·義賞》:“春氣至,則草木產,秋氣至,則草木落。”《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秋氣憯以淒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一:“ 曲江 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 明 劉基 《秋日即事》詩之七:“秋氣蕭條 宋玉 悲,西風唯有雁相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

責有

追求實有的形態。《文選·陸機<文賦>》:“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李周翰 註:“責,求也。文章率自虛無之中以求其象。”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圖形

(1)

(2) 畫像,圖繪形象

晶體的美麗的圖形

(3) 指描畫出物體的輪廓、形狀或外部的界限

幾何圖形

樓上

房屋中在底層之上的部分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禮論》:“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唐 韓愈 《復志賦》:“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路又疾驅兮,孰知餘力之不任。”

意蘊

所包含的意思

反覆琢磨,才能領會這首詩的意蘊

詩詞推薦

題畫原文_題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