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袁燮的《謝毗陵使君惠畫》
全文:
都尉風流貴公子,結交海內知名士。
磨礱禁臠驕侈習,雅意登山與臨水。
十幅煙江疊嶂圖,當時展玩忘朝晡。
老仙一顧嘆奇絕,落筆妙語春華敷。
此詩千載傳不朽,此畫如今寧復有,我來薄宦大江濱,無價之珍俄入手。
一山雄特倚天立,下視群峰如拱揖。
斷崖飛出玉虬龍,元氣淋淳鬼神泣。
山中喬木堪棟樑,山外煙波凝翠光。
數間野讓傍林樾,一葉扁舟浮淼茫。
往時只誦蘇公句,想像都尉圖中趣。
豈期今日見逼真,端與前輩同機杼。
自憐老大無他求,塵勞羈絆空悠悠。
安得千岩萬壑里,尋幽擇勝逍有所游。
我心欲往足無力,縱觀此畫如親歷。
毗陵使君真可人,嘉惠不啻千金直。
平生辭愛關鑰嚴,茲焉詎敢傷於廉。
毗陵萬口皆歸重,道義相與吾何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斷崖
亦作“ 斷厓 ”。陡峭的山崖。 唐 周賀 《寄新頭陀》詩:“遠洞省穿湖底過,斷崖曾向壁中禪。”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詞:“斷崖脩竹,竹里藏冰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修黎 ﹞嘗曰:‘吾幼即愛山河林壑之幽寂,遊戲於斷厓絶壁之為危險,吾伴侶也。’” 華山 《遠航集·窯洞陣地戰》:“光線從通到外面斷厓上的氣孔里,透視到人住的窯洞裡。”
玉虬
見“ 玉虬 ”。
亦作“ 玉虯 ”。1.傳說中的虬龍。《楚辭·離騷》:“駟玉虬以乘鷖兮,溘涘風余上征。” 唐 溫庭筠 《奉天西佛寺》詩:“憶昔狂童犯順年,玉虯閒暇出 甘泉 。” 嚴復 《秋花次呂女士韻》:“修門日遠 靈均 魂,玉虬飛鳥還相群。”
(2).飾有玉勒的馬。《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乘鏤象,六玉虯。” 顏師古 注引 張揖 曰:“六玉虯,謂駕六馬,以玉飾其鑣勒,有似玉虯。”
(3).比喻竹鞭。 宋 朱熹 《新筍》詩:“下有萬玉虯,三冬臥寒土。”
(4).渾天儀上的部件,形制如龍。《初學記》卷二五引 漢 張衡 《漏水轉渾天儀制》:“以玉虬吐漏,水入兩壺。右為夜,左為晝。”
元氣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2) 精神;精氣
(3) 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氣大傷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後……亦鑒及後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感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註:“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註:“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後世哲學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袁燮名句,謝毗陵使君惠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