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龜年的《送任守赴邕管》
全文:
吾聞廣南東十州,諸蠻錯處如蚍蜉。
東州之蠻富珠貝,西州有馬供群騶。
一從隴右失芻牧,萬里山蹊來作足。
部分驛使視行廄,路遠疲農輸食粟。
邊頭給估不敢慳,內地供億好壞得閒。
匹馬中人五家產,歲入不足充軍頒。
天子擇侯嚴五管,橫山之雄視方面。
大賢不合著炎方,一馬直應勞遠算。
往時此地驚智高,四海俶擾如抑搔。
要荒易動古所畏,況復立制爭錐刀。
年來馬質亂三物,廊廟謀深匹夫忽。
達官喜事失拊循,機矢銛矛變倉猝。
遠利安蠻福及人,公行公行南中春。
一篇駉頌誰能寫,足用愛民功到馬。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遠利
長遠的利益。《宋史·食貨志上一》:“殊不知大國之制用,如巨商之理財,不求近效而貴遠利。”
不近私利。《禮記·檀弓下》:“起而不私,則遠利也。” 明 劉基 《<郁離子>序》:“其言詳於正巳慎微,脩紀遠利。”
公行
公然行動,公然進行。《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盜賊公行,而天癘不戒。”《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習,爭弄權柄,交通請託,賄賂公行。”《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如今果是 楊國忠 為相,賄賂公行,不知埋沒了多少高才絶學。”
(1).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車行列事。《詩·魏風·汾沮洳》:“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毛 傳:“公行,從公之行也。” 鄭玄 箋:“從公之行者,主君兵車之行列。”《左傳·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為餘子;其庶子為公行。 晉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預 註:“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參見“ 公路 ”。
(2).鴉片戰爭前 廣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會組織。 清 康熙 五九年(1720年)創設,次年解散,後屢設屢廢。設立目的在於共同承擔官府差科,消除內部競爭,規定進出口貨市價,分配各行業務,約束外商活動,經辦中外交涉事項和解決同業困難。《南京條約》簽訂後,公行取消。
(3).複姓。 戰國 齊 有 公行子 。見《青州府志》。
中春
指農曆二月十五日。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稱。 唐 徐凝 《二月望日》詩:“長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勝中春。”
指春季的第二個月。《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後帥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史記·秦始皇本紀》:“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張守節 正義:“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唐 杜牧 《懷鐘陵舊遊》詩之二:“ 滕閣 中春綺席開,柘枝蠻鼓殷晴雷。” 林紓 《記水樂洞》:“中春草木敷緑,彌望蓬蓬。”
彭龜年名句,送任守赴邕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