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李呂貞婦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呂的《貞婦》

全文:
婉彼鄒氏女,其父嘗籍兵。
嫁作耕夫妻,婦道以勤稱。
厥夫惰農業,居肆寄郊坰。
薪爨不時給,貯粟未滿瓶。
行年三十餘,臉白兩鬢青。
誰家馬上郎,一見願目成。
留連不忍去,斜紅掛日鉦。
攜籃夫偶出,次第陳私情。
示以篋中金,持贈固不輕。
正色叱走之,郎馬不及乘。
未幾老狂生,補被問宿程。
百計稍與語,酌酒欲同傾。
窗前理殘麻,不顧空丁寧。
復出綺香囊,藉以五花繒。
擎來通鄭重,雖受心不平。
收之置敝篋,生意正經營。
託言姑少待,反把柴門扃。
長聲呼四鄰,悲切不忍聽。
逡巡夫亦歸,系縛訴縣庭。
縣官頗嫉惡,慰遣壯其能。
無幾三嘆息,恨今無肉刑。
吾聞秋胡妻,死有不朽名。
又聞昔羅敷,語直理甚明。
人生各有偶,勿用行兼併,奈何世混濁,強*暴相侵陵。
鄒本微賤人,姆傅初不經。
何況抱貧苦,宋身屹長城。
後世跡其事,足媲古烈貞。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李呂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呂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書法作品欣賞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董狐筆

指 春秋 時 晉 國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書 晉 卿 趙盾 弒其君的事。後用以稱直筆記事、無所忌諱的筆法為“董狐筆”。《左傳·宣公二年》:“乙丑, 趙穿 殺 靈公 於 桃園 。 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 趙盾 弒其君’,以示於朝。 宣子 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唐 杜甫 《寫懷》詩之二:“禍首 燧人氏 ,厲階 董狐 筆。” 宋 文天祥 《指南後錄·正氣歌》:“在 齊 太史簡,在 晉 董狐 筆。” 清 錢謙益 《恭聞泰昌皇帝升遐塗次感泣賦輓詞》之三:“盈朝 董狐 筆,執簡欲何施?”亦省作“ 董筆 ”。《剪燈餘話·長安夜行錄》:“願揮 董 筆祛疑惑,聊為 陳 人洗愧羞。”

大書

曲藝中的一種,如評書、彈詞等

余馨

殘留的香味。 南朝 齊高帝 《塞客吟》:“欷園琴之孤弄,想庭藿之餘馨。” 宋 蘇軾 《芙蓉城》詩:“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淒餘馨。” 明 劉基 《夢草堂遣懷》詩:“枯荷有餘馨,衰柳無殘陰。”

李呂名句,貞婦名句

詩詞推薦

  • 徐鳧岩觀瀑布泉

    汪禮約明代〕傾崖東峽雷霆斗,懸水魚龍起清晝。驚風乍捲飛雨來,青山石上無停埃。窈窕靈源深不測,一望明河萬山白。輕如
  • 八聲甘州(自和)

    李曾伯宋代〕悵浮生、俯仰跡成空,依然此江山。對秋容如畫,天長雁度,水闊鷗閒。追游未甘老態,憑酒借紅顏。歸騎斜陽外
  •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侍中之孫)

    劉禹錫唐代〕相門才子稱華簪,持節東行捧德音。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雞林。煙開鰲背千尋碧,日浴鯨波萬頃金。想見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詩詞名句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慧遠宋代〕文殊盡力一問,維摩結舌無言。布袋長時落魄,飲光論劫坐禪。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離唇邊。四個合成兩個,三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詩詞名句
  • 娑羅樹再依皇祖元韻

    乾隆清代〕即空即色兩無得,此理該飛潛動植。而何居然見娑羅,西天震旦名俱識。育根台岳傳其形,金幢玉節恆青青。朝螺
  • 送僧歸太白山

    賈島唐代〕堅冰連夏處,太白接青天。雲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巔。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後會不期日,相逢應信緣。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詩詞名句
  • 嘆落花

    何鞏道明代〕林花飛復落,一掃一回紅。有限斜陽外,無言細雨中。夢隨千日醉,心向五更空。彼自憐輕薄,何因托晚風。
  • 山居即事

    釋紹嵩宋代〕獨坐空山裹,閒尋物理幽。人情正苦暑,詩興得高秋。衰謝多扶病,功名安足謀。自嗟疏野性,肯伴白雲休。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詩詞名句
  • 綠水

    王冕元代〕綠水流洙泗,青山出魯鄒。憑高殊有興,弔古不勝愁。日落江花重,風生野樹秋。掀髯一長笑,不負壯年游。
  • 晚過西湖

    吳大有宋代〕曙色溟溟濕緼袍,涌金門下上輕橈。五更鐘鼓星初沒,兩岸樓台霧未消。路傍柳洲人語近,山連葛嶺鶴聲遙。沖寒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