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榦的《慶元已未冬至前二日訪林公度至栗山翌日同訪》
全文:
篝火下修嶺,褰衣涉清川。
夜投故人廬,洞壑藏真仙。
一水遠縈紆,兩山對蜿蜒。
但見煙雲深,不識車馬喧。
主人敬客至,杯酒羅堂前。
諸孫競勸酬,烹羊雜雞鮮。
同來二三人,妙語爭春妍。
此會良獨難,達旦不復眠。
雞鳴秉燭游,到君新池邊。
中有讀書堂,藏書足精研。
把筆記姓名,徘徊悵無緣。
天明驅車去,去上層岡巔。
回首三嘆息,安得數畝田。
結茅與君鄰,嘯傲終殘年。
參考注釋
煙雲
煙氣和雲
煙雲繚繞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車馬
(1).車和馬。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詩·小雅·十月之交》:“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夫車馬小義,而歷代莫悟。” 明 孫柚 《琴心記·王孫作醵》:“早求車馬,同行共赴。”
(2).謂馳騁遊樂。《漢書·郊祀志下》:“願明主時忘車馬之好,斥遠方之士虛語,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興也。”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黃榦名句,慶元已未冬至前二日訪林公度至栗山翌日同訪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