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曹勛的《吳歌為吳季子作》
全文:
佳人一往兮不來,國為墟兮莫知。
儂自守兮誰依,俟河清兮幾時。
悵姑蘇之崔嵬。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自守
(1).自保;自為守衛。《穀梁傳·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滿城以自守也。”《史記·鄭世家》:“ 宋 頗與 厲公 兵,自守於 櫟 , 鄭 以故亦不伐 櫟 。” 唐 杜甫 《蒹葭》詩:“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 梁啓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揚子江 之上游也,其險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
(2).自堅其操守。 漢 揚雄 《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極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唐 韓愈 《閒遊》詩之二:“ 子云 祗自守,奚事九衢塵?”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員外郎龔彥佐序》:“視其德如鄉閭時,不翕翕以趨勢,不瑣瑣以殉利,淡乎自守而不阿。” 清 姚石甫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記》:“自我參政府君通籍,至今又十四世,人且數千百計,孝弟未衰,皆清貧自守。”
河清
(1).河水變清。多指 黃河 水清。《後漢書·襄楷傳》:“案 春秋 以來及古帝王,未有 河 清及學門自壞者也。”《宋史·河渠志四》:“近因野水衝盪沿 汴 堤岸,及河道淤淺,若止役河清,功力不勝,望俟農隙顧夫開修。”《清史稿·河渠志一》:“是月 河 清,起 陝西 府谷 訖 江 南 桃源 。”
(2). 黃河 水濁,少有清時,古人以“河清”為昇平祥瑞的象徵。《文選·張衡<歸田賦>》:“徒臨川以羨魚,俟 河 清乎未期。” 呂延濟 註:“ 河 清喻明時。”《三國志·蜀志·黃權傳》:“若客有 泰山 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 河 清。” 清 顧炎武 《五十初度時在昌平》詩:“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 河 清。”參見“ 河清三日 ”、“ 河清海晏 ”。
(3).古稱 黃河 千年一清,因以“河清”比喻時機難遇。 漢 王粲 《登樓賦》:“惟日月之逾邁兮,俟 河 清其未極。” 唐 張說 《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難得,人代幾何。” 孫中山 《建國方略·不知亦能行》:“若必俟我教育之普及,知識之完備而後始行,則 河 清無日,坐失良機,殊可惜也。”
(4).極言歷時之久。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憑著我心志誠、身端正,便化作望夫石也,堅等到 河 清。”參見“ 河清難俟 ”。
幾時
什麼時候,哪一天
你幾時來
曹勛名句,吳歌為吳季子作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