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玉真瑞世頌》
全文:
維皇宋嘉定皇后崇尚神仙,有志鉛汞,臣生遇熙旦,獲覩盛事,謹制《玉真瑞世頌》。
其辭曰:西華王母,紫虛元君。
咀嚼九日,偃仰三雲。
毛竹秦娥,簫台周女。
夜騎天風,曉詣帝所。
琪花開盛,鳳鳥歌雍。
霞旌舞翠,煙幢麗空。
金莖露飛,玉樹月淡。
蒼苔丹墀,紅藥宋檻。
北斗後德,陽春母儀。
飈乘鶴驅,霓裳羽衣。
懿淑靖都,恭柔慧閒。
金玉淵海,瓊瑤丘山。
聖學光明,寶翰芳美。
四海歌謠,關雎麟趾。
仙儀沖粹,道性熙怡。
福祿來為,葛藟螽斯。
金鼎凝霜,玉爐煅月。
芝田黃芽,桂館白雪。
青鳥不至,翠蓬忘歸。
玉真瑞世,吾教光輝。
祥延方士,酬酢道要。
營魄守雌,玄牝觀妙。
廣寒兔老,衡岳松青。
至尊萬壽,永保坤寧。
參考注釋
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嶽游,文焰滅金鼎。” 唐 呂岩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 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願棄了升斗微官,早學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後亦用以喻指國家宰輔大臣。 宋 曾鞏 《送沉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已夢儀刑。” 元 李獻卿 《劉寓叔先生輓詩》:“便調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 汾陽 考。”
(6).鼎形的金香爐。《紅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凝霜
(1).濃霜。《楚辭·九章·悲迴風》:“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漢 揚雄 《反離騷》:“遭夏季之凝霜兮,慶夭顇而喪榮。” 晉 盧諶 《時興》詩:“凝霜霑蔓草,悲風振林薄。” 唐 韓偓 《夜船》詩:“野雲低迷*煙蒼蒼,平波揮目如凝霜。”
(2).凝結成霜。 南朝 齊 謝朓 《校獵曲》:“凝霜冬十月,殺盛涼飇開。”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六:“回憶小陽春時幾微流轉些將近暖谷的和風,偶爾沾惠些尚未凝霜的甘露,雖則悽慘依然,預覺‘嚴冬之惡神’狂暴,卻還有餘力作最後的奮鬥。”
(3).古代 績溪 所產一種優質箋紙名。 元 鮮于樞 《紙箋譜》:“ 歙 績溪 界有地名 龍鬚 ,出嘉紙,有墨光、白滑、冰翼、凝霜之目。”
玉爐
亦作“ 玉鑪 ”。 1.熏爐的美稱。 唐 胡杲 《七老會》詩:“霜鬢不嫌杯酒興,白頭仍愛玉爐熏。” 後蜀 毛文錫 《虞美人》詞:“玉鑪香暖頻添炷,滿地飄輕絮。”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詞:“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清 納蘭性德 《玉連環影》詞:“掩屏山,玉爐寒,誰見兩眉愁聚,倚闌乾。”
(2).道家煉丹爐。 唐 呂岩 《敲爻歌》:“鉛初就,汞初生,玉爐金鼎未經烹。” 唐 呂岩 《七言》詩之四七:“擺撼乾坤金劍吼,烹煎日月玉爐紅。”
白玉蟾名句,玉真瑞世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