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

釋如淨偈頌十六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如淨的《偈頌十六首》

全文:
如何是四稜蹈地,入三摩存分別智。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

釋如淨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如淨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書法作品欣賞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若是

——一般用在偏正複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相當於“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水滸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

有事

(1) 惹事;出現變故

家裡有事了

(2) 有工作乾

他有事幹了,能自立了

(3) 憂愁或顧慮

他心裡有事,看上去不大高興

(4) 忙,不閒

我現在有事,不能陪你出去

(5) 指軍事,即用兵

季氏將有事於 顓臾。——《論語·季氏》

不通

(1).阻塞;不通達。《左傳·成公十三年》:“東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辭·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來。《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禮記·內則》:“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漢書·哀帝紀》:“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 王願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於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謂學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牆,不取。”

元氣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2) 精神;精氣

(3) 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氣大傷

釋如淨名句,偈頌十六首名句

詩詞推薦

  • 擬白樂天詩

    晃逈宋代〕順逆不由己,喜怒不由他。他即無奈何,己可存太和。且務由己者,克己諒非多。勿貴由他者,他心是我魔。
  • 言懷

    陸游宋代〕莫笑生涯似斷蓬,向來諸俠避豪雄。報仇使氣風塵里,吹竹彈絲錦繡中。樂事眼看成昨夢,倦遊心伏作衰翁。論交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 詩詞名句
  • 長沙勸耕

    真德秀宋代〕已看三白兆年豐,更喜春來雨澤通。從昔楚邦農事早,好將人力副天工。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 詩詞名句
  • 會兵

    劉子翬宋代〕羽檄西來趣會兵,秋風胡虜更縱橫。烽火石嶺塞垣迥,馬渡分河波浪生。使者漫傳蘇武節,君王頻幸亞夫營。百年
  • 送汝端兄南還兄自詫有仙授異丹故篇中及之

    郭昭務宋代〕一榻清風喜共攀,又攜姜被惜間關。虛誇海外千年藥,不借平原十日閒。鴻雁幾時才北向,蓴鱸有約竟南還。野情
  • 馬嵬

    崔道融唐代〕萬乘淒涼蜀路歸,眼前朱翠與心違。重華不是風流主,湘水猶傳泣二妃。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 詩詞名句
  • 觀瀑二首·其一

    乾隆清代〕激謞出峽落偏幡,水樂八音會以繁。卻是耳根輸眼界,適從峽上見其源。
  • 鹹陽早發

    王士禎清代〕日照長陵小市東,依然蹤跡逐飛蓬。未央宮闕悲歌里,鄠杜鶯花淚眼中。巳見銅人辭漢月,空留石馬臥秋風。多情
  • 法曲(第四攧)

    曹勛宋代〕南薰龜殿閣,龜卷龜戶新翠。池沼十頃淨,俯橋影橫霓。龜魚自樂,潺潺螭口,流水照碧,芰荷綠滿長堤。柳煙水
  • 宜照齋

    乾隆清代〕邸園游返入山莊,下馬書齋小躟徉。聊試身行亦偶爾,愧聽人譽謂康強。循名自是題宜照,責實何須待夕陽。萬理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