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賢祠(州南易水旁祀郭隗樂毅劇辛鄒衍)·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漫論渭濁與涇清,三代斯民直道行。

古屋西風半頹落,至今猶識四賢名。

詩詞問答

問:《四賢祠(州南易水旁祀郭隗樂毅劇辛鄒衍)·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五

2. 州南易水旁祀郭隗樂毅劇辛鄒衍

參考注釋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斯民之良也。”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寇旱之餘,曾未朞歲,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築,北起 九原 (今 內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雲陽 (今 陝西 淳化 西北),是聯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的主要通道。《史記·蒙恬列傳論》:“吾適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築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於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書·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卒萬人治直道。”

(3).猶正道。指確當的道理、準則。《禮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岩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頹落

(1).墜落;下落。 三國 魏 曹植 《離繳雁賦》:“掛微軀之輕翼兮,忽頽落而離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滍水》:“ 滍水 之北有積石焉,世謂 女靈山 ……北面有如頽落,劣得通步,好事者時有扳陟耳。”

(2).崩塌;殘破。《北史·外戚傳·馮熙》:“ 洛陽 雖經破亂,而舊《三字石經》宛然猶在,至 熙 與 常伯夫 相繼為州,廢毀分用,大至頽落。”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無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來祭享。” 明 文徵明 《玄墓山探梅倡和詩序》:“雖有古剎名藍,歲久頽落。”

(3).衰落;衰敗。 元 方回 《瀛奎律髓·梅聖俞<較藝和王禹玉內翰>》:“承平時省試諸公,例有倡和,於考校兩不相妨……南渡以後,此風頽落,知舉監試官,用從官言路之長,小試官四十餘人。” 清 顧炎武 《<萊州任氏族譜>序》:“問其恆產,而亦皆支撐以不至於頽落。” 老舍 《趙子曰》第四:“他平日奮鬥的精神被這張悲痛的黑影遮掩得正像院中那株老樹那樣頹落。”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賢名

好名聲。《呂氏春秋·功名》:“ 關龍逢 、 王子比干 能以要領之死,爭其上之過,而不能與之賢名。”《晉書·文苑傳·李充》:“聖跡未顯,賢名不彰。” 清 盧文弨 《<居官必閱錄>序》:“夫為循吏者,有賢名,又法之所賞也。”

詩詞推薦

四賢祠(州南易水旁祀郭隗樂毅劇辛鄒衍)·其一原文_四賢祠(州南易水旁祀郭隗樂毅劇辛鄒衍)·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