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羊士諤的《郡齋讀經》
全文:
壯齡非濟物,柔翰誤為儒。
及此齋心暇,翛然與道俱。
散材誠獨善,正覺豈無徒。
半偈蓮生水,幽香桂滿爐。
息陰慚蔽芾,講義得醍醐。
跡似桃源客,身攖竹使符。
華夷參吏事,巴漢混州圖。
偃草懷君子,移風念嗇夫。
翳桑俄有績,宿麥復盈租。
圓寂期超詣,凋殘幸已蘇。
解空囊不智,滅景谷何愚。
幾日遵歸轍,東菑殆欲蕪。
參考注釋
偃草
(1).風吹草倒。《晉書·索靖傳》:“舉而察之,又似乎和風吹林,偃草扇樹。”
(2).比喻道德教化見成效。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晉書·潘尼傳》:“學猶蒔苗,化若偃草。”
(3).比喻教令迅速下行。 宋 王禹偁 《大閱賦》:“申軍令於偃草,揭靈旗於畫荊。”參見“ 偃風 ”。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移風
轉變風氣。 晉 潘岳 《笙賦》:“樂所以移風於善。” 南朝 梁 丘遲 《永嘉郡教》:“雖謝 文翁 之正俗,庶幾 龔遂 之移風。”《隸釋·漢廣漢太守沉子琚綿竹江堰碑》 宋 洪适 釋:“蓋二人相繼到官,俱以移風惠民為意。”
嗇夫
(1).農夫。嗇,通“ 穡 ”。《韓非子·說林下》:“此嗇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梁啟雄 解:“嗇夫,本是收穀的田夫。”《說文·嗇部》:“田夫謂之嗇夫。”
(2).指從事一般勞役者。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名為目營四海,實乃與里巷嗇夫同其傖陋。”
(3).農神。《古文苑·賈誼<旱雲賦>》:“嗟乎!惜旱大劇,何辜於天;無恩澤忍兮,嗇夫何寡德矣。” 章樵 註:“嗇夫,田畯之神也。祈年則樂,田畯忍,旱不救。”
(4).古代官吏名。掌管幣禮的官員。《書·胤征》:“瞽奏鼓,嗇夫馳。” 孔 傳:“嗇夫,主幣之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屬官。《儀禮·覲禮》:“嗇夫承命,告於天子。” 鄭玄 註:“嗇夫,蓋司空之屬也。”
(6).古代官吏名。檢束群吏百姓的官員。《管子·君臣上》:“吏嗇夫任事,人嗇夫任教。” 尹知章 註:“吏嗇夫謂檢束群吏之官,若督郵之比也。人嗇夫亦謂檢束百姓之官。”
(7).古代官吏名。鄉官。 秦 制,鄉置嗇夫,職掌聽訟、收取賦稅, 漢 晉 及 南朝 宋 因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晉書·職官志》:“鄉置嗇夫一人。”《宋書·百官志下》:“鄉有鄉佐、三老、有秩、嗇夫、游徼各一人……嗇夫主爭訟。”
(8).古代官吏名。 漢 時小吏的一種。《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 張守節 正義:“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漢書·宣帝紀》:“既壯,為取暴室嗇夫 許廣漢 女。” 顏師古 註:“嗇夫者,暴室屬官。”《後漢書·城陽恭王祉傳》:“立 考侯 、 康侯 廟,比園陵,置嗇夫。” 李賢 註:“嗇夫本鄉官,主知賦役多少,平其差品。園陵置之,知祭祀、徵求諸事。”
(9).儉省節用的人。 明 張居正 《壽襄王殿下序》:“我嗇夫也,吾告子以嗇而已。”
羊士諤名句,郡齋讀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