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南北朝江淹的《雜體詩 孫廷尉綽雜述》

全文:
太素既已分
吹萬著形兆。
寂動茍有源。
因謂殤子夭。
道喪涉千載。
津梁誰能了。
思乘扶接受翰。
卓然凌風矯。
靜觀尺棰義。
理足未嘗少。
冏冏秋月明。
憑軒詠堯老。
浪跡無蚩妍。
然後君子道。
領略歸一致。
南山有綺皓。
交臂久變化。
傳火乃薪草。
亹亹玄思清。
胸中去機巧。
物我俱忘懷。
可以狎鷗鳥。

江淹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太素

(1).古代謂最原始的物質。《列子·天瑞》:“太素者,質之始也。” 漢 班固 《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後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陳書·高祖紀上》:“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氳。”

(2).引申為天地。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忽萬載而不恤,周無疆於太素。”

(3).樸素,質樸。《淮南子·俶真訓》:“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 漢 班固 《幽通賦》:“皓爾太素,曷渝色兮。” 漢 班固 《東都賦》:“昭節儉,示太素,去後宮之麗飾,損乘輿之服御。”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乃服》:“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問紈綺。”

既已

(1).已經。《莊子·逍遙遊》:“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晉 陸機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後塗隨年侵。”

(2).已經過去;已經完結。《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太后以為既已之事,不須復發。”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 宋 歐陽修 《時論·塞垣》:“近世 晉高祖 建 義並門 ,得戎王為援,既已,乃以 幽 、 薊 、 山後 諸郡為 邪律 之壽。”

(3).既然已經。 宋 蘇軾 《石鼓》詩:“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剖。”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既已厭惡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從新看得格外清楚起來。”

江淹名句,雜體詩 孫廷尉綽雜述名句

詩詞推薦

太素既已分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