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宋祁的《送蔡元翰賢良昆仲》
全文:
美箭出東南,之子裒然秀。
綽綽令兄弟,茂器偕年就。
九流無近討,六藝乃遐究。
詔書求異等,二惠茲來觀。
牘均方朔多,輻比吾丘湊。
蹀足蟻封場,刷羽桐花囿。
孤音或少和,至寶不期售。
肇允褰褐衣,薄言返岩竇。
江皋看魚樂,山徑懷雉嗅。
無忽豫章材,行參柏梁構。
參考注釋
肇允
1.《詩.周頌.小毖》:"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鄭玄箋:"肇,始;允,信也。"後遂以"肇允"為始信之意。南朝宋謝瞻《於安城答靈運》詩:"肇允雖同規,翻飛各異?。"南朝梁任昉《劉先生夫人墓志銘》:"籍甚二門,風流遠尚。肇允才淑,閫德斯諒。"唐劉禹錫《復荊門縣記》:"其肇允經營,實王孫昌夔居荊以表之,命行名建而締構之弗暇。"一說,肇為發語詞。參閱楊樹達《積微居國小述林.肇為語首詞證》。
褐衣
(1).粗布衣服。古代貧賤者所穿。《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邯鄲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厭。”《後漢書·王望傳》:“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給其﹝稟﹞糧,為作褐衣。” 李賢 註:“ 許慎 注《淮南子》曰:‘ 楚 人謂袍為短褐。’” 唐 白居易 《東墟晚歇》詩:“褐衣半故白髮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2).借指貧賤者。 漢 孔融 《薦禰衡表》:“乞令 衡 以褐衣召見,必無可觀採,臣等受面欺之罪!”《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彼聖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薄言
(1).急急忙忙。《詩·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高亨 註:“薄,急急忙忙。言,讀為焉或然。”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一:“盡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 唐 劉禹錫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詩:“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清 方文 《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連李叔則喜而作歌》:“我謁 王公 霜氣肅,適有三賢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風寒,涓滴纔濡春滿腹。”一說為助詞。見 清 劉淇 《助字辨略》卷五。
(2).淺薄的話。多用作謙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薦,恩命垂至,自貽顛危,昏昏薄言,罔知攸處。” 宋 梅堯臣 《送王判官同提點坑冶》詩:“聊此陳薄言,忉怛不能重。”
岩竇
亦作“岩竇”。即岩穴。 唐 李頎 《答高三十五留別》詩:“ 韓康 雖復在人間, 王霸 終思隱巖竇。”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四:“ 湖湘 巖竇中多石燕,附石而生。” 金 元好問 《寶嚴紀行》詩:“遙遙 金門寺 ,寳焰出岩竇。” 清 吳敏樹 《吳南屏聽雨樓記》:“而其為山,崗阜堆復,無巖竇泉石之奇,峰嶺之秀。”
宋祁名句,送蔡元翰賢良昆仲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肇允褰褐衣,薄言返岩竇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