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次前韻述將歸》
全文:
我雖無絲無竹亦無肉,猶有杜子美萬卷書,猶有陸士衡三間屋。
作詩寧作郊島之寒瘦,終不屑元輕而白俗。
文章雜在眾人中,大似濁河橫濟瀆。
平生浪費幾吟箋,何啻右軍九萬幅。
既嘗注漆園之十九言,又頗擬栗里之四八目。
道眼一照百皆妄,未若奴耕婢織躬課督。
江湖落魄但欠一歸耳,休官已幸天從欲。
子男女七孫四人,有菜共羹吾亦足。
過此更徼非妄福,政恐招憂復招辱。
宅門夏蔭雙高桐,園徑秋香萬叢菊。
於是自歌招隱歌,歌曰鶴怨猿驚兮在空谷。
四十餘年萍蓬將七十,又何必越之南燕之北。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人中
位於上唇中線的垂直溝,人體穴位之一
濁河
混濁的河流。特指 黃河 。《史記·蘇秦列傳》:“天時不與,雖有 清濟 、 濁河 ,惡足以為固!”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紛虹亂朝日, 濁河 穢 清濟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河 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是 黃河 兼 濁河 之名矣。”《朱子語類》卷一三一:“是時已遣 王倫 以二十事使虜,約不稱臣,以 濁河 為界。此便是講和了。”
方回名句,次前韻述將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