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則禮的《二疏遺榮圖》
全文:
飲聞疇昔設供帳,祖道都門車百兩。
脫冠著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邁往。
彭澤縣令亦勝流,徑捐五斗因督郵。
著書頗復恨枯杭,臭味絕知殊二老。
龍眠一世論丹青,不數輞川王右丞。
丹青之引誠落寞,世上只今無少陵。
二疏妙致不可孤,昔人亦作二疏圖。
龍眠捉筆守圭竇,兒輩亦復知廣受。
昔人獨能圖二疏,圖以韻語至今無。
丹青之引有句眼,昨者少陵今隱居。
龍眠平生有妙思,筆如周商鐘鼎字。
二疏之跡定不磨,照人真若前日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龍眠
(1). 宋 代著名畫家 李公麟 的別號。 公麟 致仕後,歸老於 龍眠山 ,自號 龍眠居士 。 宋 蘇軾 《書林次中所得李伯時歸去來陽關二圖後》詩之一:“ 龍眠 獨識慇懃處,畫山陽關意外聲!” 元 馬臻 《題<唐十八學士圖>》詩:“後有 龍眠 傳此本,禮樂衣冠激流俗。” 明 徐渭 《觀音大士贊》:“真者有兩,畫者亦然,一似 道子 ,一似 龍眠 ,合兩為一,妙哉 俞子 之管。”
(2).指歸隱林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張文和公風鳶詩》:“ 文端 則賜金歸老,頤志龍眠,安慮野飆排撼乎?”
(3).山名。在 安徽 桐城 西北,與 舒城 、 六安 接界。借指 舒州 。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鳴薦紳間,與 蘇 黃 游,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 李伯時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 三代 以來鼎彝之類為《考古圖》。又有 李元中 ,字畫之工,追蹤 鍾 王 。時號 龍眠 三 李 。” 清 蔣士銓 《第二碑·賡韻》:“﹝小生﹞姓 阮 名 劍彩 字 斗墟 , 楚 中 漢陽 人也。 龍眠 右族, 江 表名家。”
捉筆
執筆。《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歆朗 ……鹹與 靖 書”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載 王朗 與 許靖 書:“捉筆陳情,隨以喜笑。”《新唐書·楊師道傳》:“捉筆賦詩,如宿構者。”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序》:“因追思捉筆紀録,不覺盈軸,以《遊宦紀聞》題之。” 清 顧蓴 《高陽台·庚申九日游歸田園作》詞:“想花圍酒陣,舞榭歌廊;捉筆題糕,他時應説清狂。”
圭竇
(1).形狀如圭的牆洞。亦借指微賤之家的門戶。《左傳·襄公十年》:“篳門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 杜預 註:“圭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鋭下方,狀如圭也。” 南朝 梁 蕭統 《七契》:“蓽門鳥宿,圭竇狐潛。風來室搖,霧下窓霑。” 宋 蘇轍 《喜雪呈李公擇》詩:“孤村掩圭竇,深逕沒芒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杜翁》:“俄見諸女入一圭竇,心識為 王氏 賣酒者之家。”
(2).借指寒微之家。《三國志·魏志·公孫淵傳》“誘呼 鮮卑 ,侵擾北方” 裴松之 注引《魏書》:“臣等生於荒裔之土,出於圭竇之中。” 唐 陸龜蒙 《讀<襄陽耆舊傳>因作五百言寄皮襲美》詩:“伊余抱沉疾,顦顇守圭竇。”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標題》:“阻風雲,困圭竇,閒將五色胸中線,雜組懸河辯口。”
兒輩
孩子們;後輩
亦復
(1).也。表示同樣。《後漢書·霍諝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併,企業界中亦復如此。”
(2).又。《世說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一門之內,有忠與孝,亦復何恨!”
吳則禮名句,二疏遺榮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