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吳兢 《貞觀政要·卷二·論任賢》名句出處
摘自《貞觀政要·卷二·論任賢》
解釋:除去壞人.獎勵好人;憎恨壞事,好施善行。
原文摘要:
溫彥博、戴胄與珪同知國政,嘗因侍宴,太宗謂珪曰:“卿識鑒精通,尤善談論,自玄齡等,鹹宜品藻。又可自量孰與諸子賢。”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處繁理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胄。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為盡己所懷,謂之確論。李靖,京兆三原人也。大業末,為馬邑郡丞。會高祖為太原留守,靖觀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能而止。高祖克京城,執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除暴1*1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太宗亦加救靖
名句書法欣賞
吳兢名句,貞觀政要·卷二·論任賢名句
名句推薦
一行足以玷終身,故古人飭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四八則》莫失莫忘,仙壽恆昌。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陸凱《贈范曄詩》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
李白《司馬將軍歌》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二九則》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荀子《荀子·富國》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
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節》
詩詞推薦
![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