樛枝偃蓋雲千疊,下蔭清池玉一方

任希夷賦梅下小池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任希夷的《賦梅下小池》

全文:
眼見梅花照玉堂,只今濃綠覆宮牆。
樛枝偃蓋雲千疊,下蔭清池玉一方

任希夷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樛枝

向下彎曲的樹枝。 南朝 齊 謝朓 《敬亭山》詩:“交藤荒且蔓,樛枝聳復低。” 宋 王安石 《晨興望南山》詩:“草樹露顛頂,樛枝空復繁。”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憶夫》:“無奈樛枝,黃鳥聲求友。”

偃蓋

(1).車蓬或傘蓋。喻指圓形覆罩之物。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五德芝,狀似樓殿,莖方,其葉五色各具而不雜,上如偃蓋,中常有甘露,紫氣起數尺矣。” 清 曹寅 《圓廬》詩之二:“蓑形偃蓋一弓寬,樞戶清寥位置安。”

(2).形容松樹枝葉橫垂,張大如傘蓋之狀。 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陰崖卻承霜雪乾,偃蓋反走虬龍形。”《雲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觀前素有松樹偃蓋,甚為勝景。”《西遊記》第九三回:“隱隱見蒼松偃蓋,也不知是幾千百年間故物到於今。”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第三天是學者們公請在最高峰上賞偃蓋古松。”

千疊

猶千重。 宋 楊侃 《皇畿賦》:“岡斷續以千疊,塵飛揚而四遮。” 宋 蘇軾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迭嶂圖》詩:“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雲煙。” 明 李東陽 《南巡圖記》:“其上則奇峰峻岭,迴灘激瀨,人跡不能及;下則連山洪濤,千疊百折,其勢若排雲而降。”

一方

(1).一邊。多指遠處。《詩·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鄭玄 箋:“在大水之一邊,假喻以言遠。”《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 司馬貞 索隱:“方猶邊也,言能隔牆見彼邊之人。”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今果分別,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顯赴瓊筦》詩:“十年五別歲月老,一方萬里音塵稀。”

(2).一處。指所居住的地方。《詩·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己斯亡。” 鄭玄 箋:“無善心之人,則徙居一處怨恚之。”《西遊記》第六五回:“經上言三千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觀音 在 南海 , 普賢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顧炎武 《與人書》之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3).一個方面;一帶地方。《漢書·終軍傳》:“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齊書·竟陵王子良傳》:“ 齊 有天下日淺,恩洽未布,一方或飢,當加優養。” 宋 歐陽修 《乞獎用孫沔札子》:“其養練士卒,招撫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邊人思之。”《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所以一方懼怕,每年用重價購求一人,赤身綁縛,送到廟中。” 陳沂 《奔襲劉黑七》:“我這下子活捉了他,不僅為我們這一方的老鄉們除了害,我還可以立一個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禮·考工記·鮑人》:“信而直,則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則是一方緩、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緩、一方急,則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晉書·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奧,不可以一體守也。” 宋 曾鞏 《請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為書札子》:“況於時異事殊,而可以膠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種;一類。《慎子·民雜》:“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盡包而畜之,無能去取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訓》:“以死生為一化,以萬物為一方。” 高誘 註:“方,類也。”《西京雜記》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藝,居接士之館。”

(6).猶言一種方法。《呂氏春秋·君守》:“今之為車者,數官然後成。夫國豈特為車哉,眾智眾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車也。” 高誘 註:“方,道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氣》:“雖非胎息之邁術,斯亦衛氣之一方也。”

(7).一種配方或藥方。《南齊書·虞悰傳》:“ 悰 善為滋味,和齊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諸飲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後,體不快, 悰 乃獻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遊記》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纏*綿日久不愈。幸國丈賜得一方,藥餌俱已完備,只少一味引子。”

(8).指東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賀 《北中寒》詩:“一方黑照三方紫, 黃河 冰合魚龍死。”

(9).數量詞。用於方形的東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絶纖塵。”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壺酒,買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記》第四折:“將繡花鞋一隻、香羅帕一方,揣在小生懷內。”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湘事記·軍事篇二》:“其時都督印信未刊,隨取草紙一方,上書都督 焦 臨時命令,委任某為標統,某為營官,下蓋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惡的黑手》詩二:“有的把巧思運入一方石條的花紋,有的持一塊木片仔細地端詳。”

(10).數量詞。用於田地、土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榆白楊》:“種榆法:於其地畔種者,致雀損穀;既非叢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種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詩:“一方新地隔河煙,曾接諸生聽管絃。” 宋 張載 《經學理窟·周禮》:“井田亦無他術,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畫定,使人受一方,則自是均。”

(11).數量詞。指一個方形,猶言一片。 唐 李端 《送從叔赴洪州》詩:“後夜相思處,中庭月一方。” 唐 劉禹錫 《生公講堂》詩:“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見《宋史·食貨志上二》及《文獻通考·田賦四》。

(13).一面。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至於諸君,是與舊的不同,是二十世紀初葉青年,如在勞動大學一方讀書,一方做工,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務上相對的兩個方面之一。 孫中山 《民族主義》第四講:“在戰爭的兩方面,一方叫做協商國,一方叫做同盟國。”

(15).一萬的隱語。詳“ 一乾一方 ”。

任希夷名句,賦梅下小池名句

詩詞推薦

  • 謝黃揔太博見示文集

    范仲淹宋代〕松桂有嘉色,不與眾芳期。金石有正聲,詎將群響隨。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時。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孜孜
  • 清渭八景箭山晚翠

    何子舉宋代〕日落銜山照畫屏,箭山鬱郁歲寒青。昂霄巨榦成梁棟,裂石盤根長茯苓。風撼碧濤驚鶴夢,雷轟鐵鎖悅龍形。由來
  • 方山道中

    王士禎清代〕前山白雲外,繚繞一江橫。漁舍參差見,風帆自在行。煙花憐故國,湖海寄浮生。洗盞船頭坐,一聲沙鳥鳴。
  • 夜宿太清悟真成道宮

    白玉蟾宋代〕朱樓紫殿貼晴空,前後千峰更萬峰。蝶殢秋花黃淡佇,猿啼曉樹翠溟濛。斷霞煙重苔粘露,薄暮雲興夜起風。醉倚
  • 夜意

    陸游宋代〕心清知睡少,氣定覺神凝。但有一無媿,何妨百不能。燈昏如隔霧,硯冷欲生冰。兀爾遺身世,東窗待日升。
  • 劉祁元代〕玄猿哭處江天暮,白雁來時澤國秋。
  • 獨過和津閣二首

    趙蕃宋代〕憶昔正月五,淵明游斜川。我亦屏百事,來茲並欄乾。雖無與俱人,鷗鷺翻以翩。吾生後淵明,此心兩悠然。
    樛枝偃蓋雲千疊,下蔭清池玉一方 詩詞名句
  • 五福堂有詠

    乾隆清代〕堯額楣間煥,舜歡膝下承。今來老年者,昔憶幼齡曾。斂錫箕疇黽,惕乾羲象仍。同堂欣五代,祖考肇庥徵。
  • 奉送安行弟赴博羅守

    沈遼宋代〕博羅四十雪上須,前年將兵出高奴。直取金湯癿名帳,卷旗夜過烏波塗。黠羌倉惶不暇戰,即時破盪禽作俘。橐馳
  • 挽彭玉麟聯

    毛俊臣清代〕身系天下安危者卅餘年,忘懷榮利,盡瘁馳驅,誓將手殪樓蘭,青史奇勳昭海宇;功在長江溯洄間一萬里,草木威
樛枝偃蓋雲千疊,下蔭清池玉一方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