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石的《長松奉寄鄭察院》
全文:
漢使西來雪瘴深,龍蛇窟宅費披尋。
只知筇竹通中國,何似長似種上林。
槐省銜杯蒙舊識,楓庭躡履聽歸音。
昔人九折回東地,笑我何由慰母心。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槐省
三公的官署。 唐 黃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詩:“自顧幽沉槐省跡,得陪清顯諫垣臣。” 唐 李洞 《廢寺閒居寄懷一二罷舉知己》詩:“槐省老郎蒙主棄,月陂孤客望誰憐。”
銜杯
亦作“ 銜盃 ”。亦作“ 銜桮 ”。口含酒杯。多指飲酒。 晉 劉伶 《酒德頌》:“捧甖承槽,銜杯漱醪。” 唐 李白 《廣陵贈別》詩:“繫馬垂楊下,銜盃大道間。” 唐 司空圖 《重陽阻雨》詩:“重陽阻雨獨銜桮,移得家山菊未開。”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銘》:“素忘分,日與兄銜杯。” 郁達夫 《晨發名古屋》詩之二:“一曲《陽關》人隔世,銜杯無語看山明。”
見“ 銜杯 ”。
亦作“ 啣盃 ”。銜杯。謂飲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兼寄些山先生》詩:“風廊微照兩啣杯,能待城闉簇騎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則自顧其業耳。”
見“ 啣杯 ”。
舊識
(1) 舊時相識
舊識之友
(2) 舊日有交往的人;老朋友;舊交;舊知
他和我是舊識
躡履
(1).穿鞋。亦指趿拉著鞋。 北齊 劉晝 《新論·慎獨》:“人之須善,猶首之須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 越 類也;行不躡履,是夷民也。”《南史·梁皇子大訓傳》:“皇子 大訓 字 仁德 , 簡文 第十六子也,少而腳疾,不敢躡履。” 隋煬帝 《月夜觀星》詩:“披衣出荊戶,躡履步山楹。”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上》:“ 葉限 因衣翠紡衣,躡履而進,色若天人也。” 清 大健 《登鍾山》詩:“躡履過 靈谷 ,披雲拜 孝陵 。”
(2).納履;整理鞋子。《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來羅》:“瓜田不躡履,李下不正冠。”
(3).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躡履謂來不及穿鞋,拖著鞋子匆忙出迎。形容對來人的熱情歡迎。《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亦指恭敬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王子敬 兄弟見 郗公 ,躡履問訊,甚修外生禮。及 嘉賓 死,皆箸高屐,儀容輕慢。” 唐 柳宗元 《謝襄陽李夷簡尚書委曲撫問啟》:“思欲修容於轅門之外,躡履於油幢之前。”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躡履修起居,小心見誠恪。”
李石名句,長松奉寄鄭察院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