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杜范的《恭謝侍讀仁皇訓典徹章御賜杜工部紫宸殿詩退》
全文:
丹地從容接細氈,豈徒口耳漫周旋。
帝王家法由心法,典策言傳以道傳。
章徹誦筵天意悅,恩隆賜典露華鮮。
禮文稽古皆成憲,主德由斯志罔愆。
參考注釋
帝王
帝國的君主或最高統治者,實行終身制和世襲制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清· 黃宗羲《原君》
家法
(1) 家長統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聖賢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家長責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心法
(1).佛教語。指經典以外傳受之法。以心相印證,故名。 唐 李華 《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禪師碑》:「自 菩提達摩 降及 大照禪師 ,七葉相乘,謂之七祖,心法傳示,為最上乘。」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俞紫芝 ﹞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圖心法,所至翛然,而工於作詩。」《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自然神仙一輩,叫做會中人,再不消甚麼口訣,甚麼心法,都只是一笑而喻。」
(2).對色法而言,即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種心法。
(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宋 朱熹 《<中庸>章句》:「此篇乃 孔 門傳授心法, 子思 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 孟子 。」 宋 蔡沉 《<書經集傳>序》:「精一執中, 堯 、 舜 、 禹 相授之心法也。」
典策
見「 典冊 」。
言傳
(1).用言語表達或傳授。《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恆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傳者也。」 巴人 《點滴集·爭論之外》:「『詩意』或『詩的意境』,據說是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但我以為它並不是什麼神秘不可解的。」參見「 言傳身教 」。
(2).說話。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二章:「同志,要水喝你言傳。」秧歌劇《慣匪周子山》第三場:「赤衛軍們,不要言傳了,叫 老馬哥 給咱們講話!」
(3).方言。捎話。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三章:「你啥時送禮,給我言傳,我朝大夥湊!」
杜范名句,恭謝侍讀仁皇訓典徹章御賜杜工部紫宸殿詩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