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

張伯端絕句六十四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伯端的《絕句六十四首》

全文:
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
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

張伯端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張伯端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書法作品欣賞
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上仙

亦作“ 上仙 ”。1.成仙;登仙。《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 唐 牛僧孺 《玄怪錄·杜子春》:“向使子無噫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 明 陳繼儒 《虎薈》卷二:“ 天寶 中, 緱氏縣 太子陵 仙鶴觀 ,每年九月三日夜,即有道士一人上仙。” 鄭澤 《七夕赴城》詩:“自昔悲塵世,由來有上僊。”

(2).死亡的婉詞。多指帝王。《舊唐書·鄭顥傳》:“不數日, 宣宗 不豫,廢朝會,及宮車上僊,方悟其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仁宗 不悅,即時回輦,翌日上仙,而 英宗 登極。”

(3).道家分天上仙人為九等,第一等為上仙。《雲笈七籤》卷三:“太清境有九仙……其九仙者,第一上仙。”

(1).天上的神仙。 唐 司空曙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詩:“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唐 徐凝 《和嵩陽客月夜憶上清人》詩:“獨夜 嵩陽 憶上仙,月明三十六峯前。” 唐 皮日休 《和魯望懷楊台文楊鼎文二秀才》詩:“為説風標曾入夢,上仙初著翠霞裙。”

(2).道家所傳說的“九仙”中品級最高者。《雲笈七籤》卷三:“太清境有九仙……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

(1).道家謂升天成仙。仙,也作“僊”。《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枕中書》:“上仙受天任者,一日三朝玄都太真人也,雖有億萬里,往還如一步耳。”

(2).用作帝、後死亡的婉稱。 唐 白居易 《大唐故賢妃京兆韋氏墓志銘》:“ 貞元 中, 沙鹿 (指皇后)上仙, 長秋 虛位,凡六十九御之政,多聽於妃。” 宋 洪邁 《容齋五筆·丙午丁未》:“ 淳熙 丁未, 高宗 上仙。” 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戊子六月二十八日, 慈懿王太后 上仙。”

無限

沒有盡頭;沒有限量

前程無限

真詮

亦作“ 真筌 ”。猶真諦。 唐 盧藏用 《衡岳十八高僧序》:“然而年代攸邈,故老或遺;真詮緬微,後生何述?” 唐 劉禹錫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銘》:“我立真筌,揭起南國。無修而修,無得而得。” 宋 延壽 《宗鏡錄》卷二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施肩吾》:“初讀五行俱下,至是授真筌於仙長,遂知順逆顛倒之法,與上中下精氣神三田反覆之義。” 趙朴初 《毛主席寫給<詩刊>的信發表二十周年紀念座談會獻詞》:“文章華*國事更艱,孰能計日收真詮。”

張伯端名句,絕句六十四首名句

詩詞推薦

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