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身有離別,無地無岐路

元稹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元稹的《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全文:
昔在京城心,今在吳楚末。
千山道路險,萬里音塵闊。
天上參與商,地上胡與越。
終天升沉異,滿地網羅設。
心有無眹環,腸有無繩結。
有結解不開,有環尋不歇。
山嶽移可盡,江海塞可絕。
離恨若空虛,窮年思不徹。
生莫強相同,相同會相別。
襄陽大堤繞,我向堤前住。
燭隨花艷來,騎送朝雲去。
萬竿高廟竹,三月徐亭樹。
我昔憶君時,君今懷我處。
有身有離別,無地無岐路
風塵同古今,人世勞新故。
人亦有相愛,我爾殊眾人。
朝朝寧不食,日日願見君。
一日不得見,愁腸坐氛氳。
如何遠相失,各作萬里雲。
雲高風苦多,會合難遽因。
天上猶有礙,何況地上身。

元稹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元稹有身有離別,無地無岐路書法作品欣賞
有身有離別,無地無岐路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有身

婦女懷孕,今說“有身子”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清· 林覺民《與妻書》

離別

(1) 暫時或永久離開

我離別故鄉已經兩年了

(2) 分手,分開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岐路

(1).岔路。《列子·說符》:“ 楊子 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 楊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詩:“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 明 沉鯨 《雙珠記·僧榻傳音》:“事參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離別分手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古人所重; 江 南餞道,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事,岐路言離,歡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後漢書·鄧彪等傳論》:“統之,方軌易因,險塗難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遲遲於岐路之間也。”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三:“滿身沙蝨無防處,獨腳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憂岐路處風波。”

(4).不正當的途徑。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德裕 為兵部尚書,自得岐路,必當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藝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將財物逞,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

元稹名句,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名句

詩詞推薦

有身有離別,無地無岐路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