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情晃朗無遮隔,非是凡間比類尋

宋太宗逍遙詠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宋太宗的《逍遙詠》

全文:
水精宮殿月華明,白玉為牆火不侵。
八境風高駢羽駕,九重天上絳霞深。
物情晃朗無遮隔,非是凡間比類尋
汗漫真游誰得到,桂花香潔影森森。

宋太宗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物情

(1) 情理

物情世態

(2) 人情

(3) 人心

事多放濫,物情生怨

晃朗

明亮貌。 晉 潘岳 《秋興賦》:“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 清 曹寅 《黃河看月示子猷》詩:“陰森浚九地,晃朗排三垣。”

無遮

(1).沒有掩蓋,裸露。 唐 呂岩 《浪淘沙》詞:“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無遮四壁任蕭然。”

(2).佛教語。謂包容廣大,沒有遮隔。《楞嚴經》卷一:“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3).指無遮大會。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設二十萬人齋,號無遮以落之。” 清 趙翼 《靈谷寺》詩:“七日無遮筵,薰天眾香郁。”參見“ 無遮大會 ”。

非是

(1).謂不正當的事。《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 楊倞 註:“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

凡間

人世間

比類

整理,按類排比。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禮教》:“然終不免為策括者,以其無心得而但知比類以求備也。”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禮教》:“禮家講求於纂輯比類,大抵於五典六儀之原多未詳析,總緣誤識以儀為禮耳。” 章炳麟 《<新方言>序》:“斯 戴君 轉語之所以貴,因以比類,慮得六例。” 謝覺哉 《不惑集·整理材料》:“‘比類’,拿現在話講,是‘調查研究’,是‘整理材料’。”

(1).仿效;效法。《禮記·樂記》:“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 孔穎達 疏:“比謂比擬善類,以成己身之美行。”《國語·周語下》:“其後 伯禹 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羣生。” 韋昭 註:“類,亦象也。”

(2).比照舊例。《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大小,視長短,皆中度。五者備當,上帝其饗。” 孔穎達 疏:“已行故事曰比,品物相隨曰類。”《漢書·文帝紀》:“它不在此令中者,皆以此令比類從事。”《後漢書·范升傳》:“《京氏》既立,《費氏》怨望,《左氏春秋》復以比類,亦希置立。”

(3).比方,比喻。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讚》:“及 三閭 《橘頌》,情采芬芳,比類寓意,又覃及細物矣。” 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三章》詩序:“文也者,非雲尚形似,牽比類,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 明 王世貞 《<何大復先生集>序》:“其緣情即象,觸物比類,靡所不遂。”

(4).比擬;比較。 唐 方乾 《送道人歸舊岩》詩:“若把古今相比類,姓 丁 仙鶴亦如斯。” 宋 王禹偁 《上太保侍中書》:“某因詣上閤,陳所見十事……其五事言內修其德,且引 漢文帝 時事跡以為比類。”《資治通鑑·唐德宗貞元十年》:“定估比類當今時價,加賤減貴,酌取其中,總計合稅之錢,折為布帛之數。”

(5).相類,相似。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繭有絲而繭非絲也,卵有雛而卵非雛也。比類率然,有何疑焉?” 晉 乾寶 《<搜神記>序》:“ 衛朔 失國,二《傳》互其所聞; 呂望 事 周 , 子長 存其兩説。若此比類,往往有焉。”

宋太宗名句,逍遙詠名句

詩詞推薦

  • 贈敏叔二首·其二

    許景衡宋代〕公家舊物是蓴鱸,好個歸休便入吳。唯有五湖供放曠,也無三徑可荒蕪。酒樽傾倒隨風月,詩句流傳入畫圖。煙水
  • 題陳慎登不繫舟軒

    方守敦〔清代〕陳子實經師,六藝學深造。窮年坐講席,諸生喜前繞。懇懇君子懷,默默秋心抱。餘事琢篇掌,風騷韻幽窈。長沙
  • 和子華兄太素泛舟香菜門

    韓維宋代〕霜髯照四坐,宛是商顏來。舟移一水遠,樓對群峰開。談笑盡永日,聲利輕浮埃。既同剡溪往,亦類稽山回。
  • 鄧端友臨要閣五首·其五

    陳淵宋代〕甘苦元從舌上知,竹間風味與誰期。萬竿可斬從人說,一榻乘涼要自嬉。
  • 呈鄱陽趙及甫

    華岳宋代〕不學炎涼不自謀,動和權勢作仇仇。筆鋒帶怒搖山嶽,劍氣銜冤射鬥牛。龍虎榜中當擢第,麒麟閣上合封侯。功名
  • 宿楓平

    楊萬里宋代〕休說江西西路行,東來骨瘦卻詩清。恐緣桂玉疏雲子,敢對溪山喚麴生。
  • 次韻晚春二首·其一

    戴炳宋代〕一襟塵欲滿,刮眼得新詩。風絮遺春恨,煙花隔歲期。筍抽蟲半蝕,櫻熟鳥先窺。光景渾如此,心閒即好時。
  • 崔子忠桐陰博古圖

    乾隆清代〕碧梧桐下草鋪茵,博古相於會翰賓。夏鼎商彝共左右,墨華筆露永鮮新。書童雅稱雙丫髻,居士偏傳墊角巾。仿佛
  • 飲少滄宅

    王天性明代〕向來習懶經過少,此日尋君覺興濃。已見肥魚誇邴穴,更疑好酒買新豐。初晴小草和煙里,落日浮雲感慨中。準擬
  • 潘中宋代〕二帝蒙塵事北征,小臣無計淚如傾。
物情晃朗無遮隔,非是凡間比類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