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鎡的《次韻酬銛上人二首》
全文:
孰知苾蒭流,而能建安作。
燈檠味雋永,曾不帶葵藿。
已撞禪月鍾,請振普公鐸。
從伊啞羊呼,高厚中沃若。
參考注釋
燈檠
燈架。 北周 庾信 《對燭賦》:“刺取燈花持桂燭,還卻燈檠下燭盤。” 宋 陸游 《冬夜讀書》詩:“莫笑燈檠二尺餘,老來舊學要耘鋤。”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甃磚如小龕,一故燈檠在焉。”
雋永
意味深長,引人入勝
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亦自序其說,凡八十一首,號曰《雋永》。——《漢書·蒯通傳》
語頗雋永,耐人尋味
葵藿
(1).指葵與藿,圴為菜名。 南朝 宋 鮑照 《東武吟》:“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 宋 梅堯臣 《答持國遺魦魚皮膾》詩:“終當飯葵藿,此味不為欠。” 清 方文 《贈趙止安先生》詩:“葵藿常弗飽,焉能免憔悴。”
(2).單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對上赤心趨向。語出《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向之者誠也。竊自比於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 唐 柳宗元 《為崔中丞請朝覲表》:“葵藿之誠彌初,犬馬之戀逾深。” 宋 蘇軾 《乞常州居住表》:“願回日月之照,一明葵藿之心。” 明 陸采 《懷香記·承明雪宴》:“誓傾葵藿陳廊廟,祈萬壽,比嵩喬。”
張鎡名句,次韻酬銛上人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