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邀肇慶府卓司法》
全文:
吾性太率故多可,吾調太僻故寡和。
門前蒲屨率所招,榻上塵生僻之過。
生平交際二者間,燕處官居長若個。
斗升新幸飽自聊,朱墨素慵閒亦頗。
客來未始不相迎,問無恙外徒默坐。
與君傾蓋輒破愁,終日對談至忘飢。
驪龍頷下無數珠,僅容竊拾一二顆。
江山句里眼何高,金一性中天已大。
雅挾承明金馬資,來為郡掾得無左。
蒼梧水口綠一灣,紫石岩前青數朵。
其間風月分外清,公餘足以供閒課。
萬古一語思無邪,道盡詩家大關鎖。
大川三百小三千,源委吾須俱勘破。
下從樂職溯商那,上自國風沿楚些。
江西社冷況嶺南,喜得君亞與磨磋。
謝安不笑貧家風,相過當更具茶果。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源委
原由曲衷
勘破
猶看破。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遺忘。”《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冰心 《寄小讀者》二六:“這種地方,深沉幽邃,是哲學的,是使人勘破生死觀的。”
曾豐名句,邀肇慶府卓司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