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
全文:
漢辟蕭居守,周興畢保厘。
安危元注想,中外自隨時。
憶昨生戎馬,誰知死佛貍。
天其永我命,王乃大巡師。
收拾爐錘手,經綸管籥司。
南圖忘震盪,北上得逶迤。
銅刻新符獸,金塗舊印龜。
從容時屬耳,填撫效如斯。
帝意仍調鼎,親榮寧擁麾。
班衣加畫繡,通帛雜牙旗。
餘力今循霸,洪鈞昔相夔。
斯民先已覺,此地更何為。
玉帛塗山會,銀黃越將垂。
圖經千古事,賓幕幾人詩。
有客叨恩顧,無才負己知。
身留蓬島直,夢度浙江湄。
投劾難何有,登庸恐不遲。
行逢三月禊,看即百錢齎。
祖饒紛離席,班迎指後期。
一夫非自喜,正為太平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調鼎
(1).烹調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余見宰人嘆曰:‘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鼎,而有賢不肖之殊。’” 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詩:“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 晏子 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八:“《農桑通訣》曰:又一種澤蒜,可以香食。 吳 人調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國家。語本《韓詩外傳》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遇 湯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元 薩都剌 《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詩:“未經調鼎休惆悵,會見留酸到子孫。” 清 張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韻》:“自此期調鼎,無端怨失弓。”
(3).指治理國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詩:“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周必大名句,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