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望月有感》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自從河南地區經歷戰亂,關內一帶漕運受阻致使饑荒四起,我們兄弟也因此流離失散,各自在一處。因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觸,便隨性寫成詩一首來記錄感想,寄給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潛的七哥,在烏江的十五哥和在符離、下邽的弟弟妹妹們看。
戰亂災荒祖先產業蕩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鄉各西東。
戰亂過後田園荒蕪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離散。
顧影自憐好象離群的旅雁,行蹤不定酷似無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分散的親人都會傷心落淚,一夜思鄉心情五地相同。
注釋
河南:唐時河南道,轄今河南省大部和山東、江蘇、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區。
關內:關內道,轄今陝西大部及甘肅、寧夏、內蒙的部分地區。
阻飢:遭受饑荒等困難。
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長兄白幼文,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間任饒州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主簿。
於潛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長子,時為於潛(今浙江臨安縣)縣尉。
烏江十五兄:白居易的從兄白逸,時任烏江(今安徽和縣)主簿。
符離:在今安徽宿縣內。白居易的父親在彭城(今江蘇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離。
下邽: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渭南縣。白氏祖居曾在此。
時難年荒:指遭受戰亂和災荒。荒,一作“飢”。
世業:祖傳的產業。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業田”,人死後,子孫可以繼承“世業田”。
羈旅:漂泊流浪。
寥落:荒蕪零落。
干戈:古代兩種兵器,此代指戰爭。
弔影:一個人孤身獨處,形影相伴,沒有伴侶。
千里雁:比喻兄弟們相隔千里,皆如孤雁離群。
辭根:草木離開根部,比喻兄弟們各自背井離鄉。
九秋蓬:深秋時節隨風飄轉的蓬草,古人用來比喻遊子在異鄉漂泊。九秋,秋天。
鄉心:思親戀鄉之心。
五處:即詩題所言五處。
簡評
這首詩約作於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間。公元799年(貞元十五年)春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馬去攻打叛軍,戰事發生在河南境內。此即詩題所言“河南經亂”。就在這一年秋天,白居易為宣州刺史所貢,第二年春天在長安考中進士,旋即東歸省親。這首詩大約就寫於這一時期。白居易名句,望月有感名句
名句推薦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解老》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荀子·勸學》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蓄恩不倦,以一取萬。
黃石公《三略·上略》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
佚名《增廣賢文·下集》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墨子·35章 非命(上)》神人之言微,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