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宿小寺觀主僧升座》
全文:
靜處尤宜策睡勛,徑投禪榻炷爐熏。
恰為胡蝶春遊美,忽吼華鯨曙色分。
僧袒右肩方說法,我聾左耳若無聞。
平生不作桑間戀,草草逃包下白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靜處
(1).冷靜地立身處世。《晏子春秋·雜下六》:“且人何憂,靜處遠慮。”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權》:“故為君虛心靜處,聰聽其響,明視其影,以行賞罰之象。” 宋 周敦頤 《通書·聖學》:“靜處則明,明則通。”
(2).猶靜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今盛暑,朕與卿等,深居靜處,猶覺可畏。”
清淨、安靜之處。 宋 陸游 《山園雜詠》:“百年竟向愁邊老,萬事元輸靜處看。”《三俠五義》第十回:“跟著從人出了公館,來至靜處。”
禪榻
禪床。 唐 杜牧 《題禪院》詩:“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颺落花風。”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三:“惟丈室一僧,獨坐禪榻。” 清 趙翼 《散花曲》:“完璧還君繫臂紗,髩絲禪榻閲年華。”
爐熏
亦作“ 爐薰 ”。 1.薰香;焚香。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嬾拂鴛鴦枕,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 宋 范成大 《寶公祈雨感套用陳申公韻賦詩為謝》:“膴原龜坼暮春時,夾路爐薰共禱祠。”
(2).香爐中的煙。 宋 梅堯臣 《和人雪意》:“趨閤展熊席,卷幔飄爐熏。” 金 元好問 《俳體雪香亭雜詠》之十:“爐薰浥浥帶輕陰,翠竹高梧水殿深。” 元 程鉅夫 《題許仲仁詩卷》詩:“霜清日冷梅花瘦,獨對爐熏看欲痴。”
鑪薰:即熏爐。用來薰香或取暖的爐子。 三國 魏 徐幹 《情詩》:“鑪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何言談絶倒,茗椀對鑪薰。”
劉克莊名句,宿小寺觀主僧升座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