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題柯德陽埽塵齋》
全文:
堯舜上聖姿,猶以學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學知不致。
可學而不學,是謂自暴棄。
俯首就佔畢,又患學不至。
恭惟天地心,無極一生二。
陰陽既已判,太少二生四。
生生滋無窮。
科斗積乳孳。
籀篆隸真行,同文或以異。
因繼幾前王,冊府建中秘。
號為蓬萊山,校書及正字。
計資不量材,抱槧剔蠹蘱。
屍優副劣間,顛倒足笑喟。
之子讀五車,便腹為篋笥。
合登天祿閣,太一照藜吹。
顧使跧蓬蒿,飯茹宮有侐。
陳蕃掃天下,借曰未得位。
掃我方冊塵,我有筆為篲。
讎勘極精審,披閱盡劬瘁。
殘火秦坑遺,斷簡汲冢出。
端倪究盤頡,古初探炎燧。
五十衍蓍爻,九百采稗記。
微吟泣山精,幽嘯卻野鬽。
淨幾如我心,暗室了無愧。
老夫敢苦口,曰此藝成易。
點畫考譌訛,是亦學之次。
邇年斯道衰,無奈異端熾。
函谷青牛關,洛京白馬寺。
敷落帝八言,為國膏肓崇。
楊墨合為一,不仁復不義。
外若示兼愛,實則內自為。
愚民歡趨之,此患恐未已。
儒冠不能辟,拔白立赤幟。
何至畔吾徒,舍此彼之嗜。
太玄豈不奇,甘從高閣墜。
鐘山說偏傍,奎運竟跋疐。
洙泗以至今,關洛最為粹。
知艱行尤艱,方寸宜默識。
勿謂周鼎淪,後無漢唐治。
大學久無儒,此亦見大意。
大匠操規矩,不執斧鑿器。
當如九方皋,無以色見驥。
參考注釋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乾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拔白
(1).拔去白髮。 漢 應璩 《雜詩》之三:“麤醜人所惡,拔白自洗蘇。” 宋 陳師道 《絕句》之三:“作意買山還得笑,多方拔白卻成斑。”
(2).從箭囊中拔箭在手。白,指白羽箭。《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帝﹞又虛設鎧馬齋仗千人,皆張弓拔白,出東掖門。”
(3).東方發白,破曉。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一折:“從天未拔白,酒旗挑在歌樓外。”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四折:“我從未拔白悄悄出城來,恐怕外人知大驚小怪。” 清 洪昇 《長生殿·絮閣》:“一夜無眠亂愁攪,未拔白潛蹤來到。”
赤幟
(1).紅旗。《史記·淮陰侯列傳》:“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閒道萆山而望 趙 軍。” 元 成廷珪 《送謝太守》詩:“雙螭交赤幟,五馬挾朱輪。”《說岳全傳》第三六回:“赤幟紅旗映日光。”
(2).今指無產階級的革命旗幟。 柳亞子 《存歿口號》之一:“ 神烈峰 頭墓草青, 湘 南赤幟正縱橫。” 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壽》詩:“地缺山崩六十年,高張赤幟獨當先。” 趙朴初 《洪湖曲·吊賀龍同志》:“堅持赤幟不可奪,烈焰飛騰 湘 鄂 西。”
(3).比喻太陽或太陽的炎威。 宋 范成大 《新嶺》詩:“曈曈赤幟張,昱昱金鉦上。” 元 舒頔 《金陵懷古》詩:“玉驄聲斷烏臺寂,赤幟陰移畫省深。” 元 王惲 《苦熱嘆》詩:“炎官張火傘, 屏翳 揚赤幟。”
(4).比喻榜樣,典範。 宋 岳珂 《桯史·一言悟主》:“﹝ 范石湖 ﹞悟主以一言之頃,理明辭正,雖不能終格,猶足為公議立赤幟雲。”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大風》三章,氣籠宇宙,張千古帝王赤幟。” 清 李玉 《清忠譜·譜概》:“一傳詞壇標赤幟,千秋大節歌《白雪》。”
(5).比喻領袖人物或領袖地位。《宋史·司馬光傳》:“ 光 才豈能害政,但在高位,則異論之人倚以為重。 韓信 立 漢 赤幟, 趙 卒氣奪;今用 光 ,是與異論者立赤幟也。”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七:“藝苑則 李懷麓 、 張滄洲 為赤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科諢》:“使 粲花主人 及今猶在,奮其全力,另製一種新詞,則詞壇赤幟,豈僅為 若士 一人所攫哉!”
方回名句,題柯德陽埽塵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