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宋祁的《熊上人見過談理頗未得盡憶王侍郎共加研討》
全文:
拄杖蕭然陋廡開,茗花熬綠淺浮杯。
清言未到忘言處,正待裴家驛騎來。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清言
(1).高雅的言論。 晉 陶潛 《詠二疏》:“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詩:“獨謡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王闓運 《羅季子誄》:“甲寅之秋,常接談燕,清言相酬,如對瓊樹。”
(2).指 魏 晉 時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莊》,擯棄世務,競談玄理的風氣。 晉 陶潛 《扇上畫贊》:“ 鄭叟 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晉書·郭象傳》:“﹝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余觀之,特 正始 以來,所謂清言耳!” 魯迅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晉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參見“ 清談 ”、“ 玄談 ”。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驛騎
(1).驛馬。《漢書·高帝紀下》“ 橫 懼,乘傳詣 雒陽 ” 唐 顏師古 註:“傳者,若今之驛。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後又單置馬,謂之驛騎。”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之十:“邊候失晨夜,驛騎馳中塗。” 明 何景明 《鰣魚》詩:“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 清 吳兆騫 《出關》詩:“邊樓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
(2).乘馬送信、傳遞公文的人。《漢書·丙吉傳》:“嘗出,適見驛騎持赤白囊,邊郡發犇命書馳來至。馭吏隨驛騎至公車刺取。” 唐 劉禹錫 《平齊行》之一:“驛騎函首過 黃河 ,城中無賊天氣和。” 元 耶律楚材 《寄平陽淨名潤老》詩:“驛騎新從 平水 廻,知公無恙笑顏開。”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飛鳥使》:“ 蕃 中飛鳥使,中國之驛騎也。”
(3).猶騎驛。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處士正書倣 歐率更 ,而間以《黃庭》之意行之,處士意在以勁婉驛騎兩家。”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 江陰 戚三郎 ,覓婦 王 ,能為驛騎者,予多金。”
宋祁名句,熊上人見過談理頗未得盡憶王侍郎共加研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