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寶曇的《送汪仲嘉尚書帥隆興兼簡王公明樞密》
全文:
又冬一月方歲除,適當公歸開府初。
汝離前驅土牛後,我天子律公吹噓。
臂端橐籥元自如,與民歲年無負租。
民痴望公不願餘,願公夕馬先朝車。
高牙大纛如浴鳧,出沒千里來哺雛。
西山莫雨知有無,使君兩眼吞江湖。
廬山老子霜髯須,如世界闊造物爐。
兩翁故人肯情疏,誠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鳳鳴韶圖。
參考注釋
橐籥
(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吳澄 註:“橐籥,冶鑄所以吹風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鼓扁於內者,籥也。”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圓空鏡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騰為煙雲,盤旋氤氳,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動而生風,是虛能於無生有,變幻無窮;而氣不鼓動則無,是有限矣。然則孰鼓其橐籥令生氣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晉 陸機 《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 唐 陳九流 《賦得春風扇微和》詩:“喜見陽和至,遙知橐籥功。”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一日賢太守,與我觀橐籥,往往獨自語,天帝相唯諾。”
(3).喻指本源。《隋書·經籍志一》:“其教有適,其用無窮,實仁義之陶鈞,誠道德之橐籥也。” 清 沉大成 《學福齋雜著·華嚴字母跋》:“第聽太師奏樂,伶人按歌,凡曲字之餘聲,無不收此十四字中者,便曉然《華嚴》字母為一切音之橐籥,實有裨於國小,豈可以其出於佛氏而忽之也哉!”
(4).生髮,化育。 宋 李綱 《<易傳內篇>序》:“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三者渾淪而不相離……刻彫眾形,橐籥萬物,自有形至於無形,自有心至於無心。”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夫禮樂者,橐籥於元氣,根荄於人情,羣生仰其米鹽,萬化資其麴櫱。”
元自
猶言原本,本來。 唐 杜甫 《傷春》詩之二:“鬢毛元自白,淚點向來垂。”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南宋紀·高宗》:“ 金 人元自識人。”
歲年
(1).年月;時光。 唐 劉知幾 《史通·自敘》:“旅遊 京 洛 ,頗積歲年。” 宋 范仲淹 《奏陝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觀西戎蓄禍,積有歲年。” 明 高啟 《松隱居為戴叔能賦》詩:“山中相依歲年久,羨君獨結蒼髯叟。”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三章:“且移無用之歲年為有用之歲年,移空費之腦力為實益之腦力。”
(2).一年。指短時間。 清 惲敬 《與湯敦甫書》:“春間得復書,儒者之氣盎然楮墨,及讀其辭,益知先生之所養,非歲年所能至也。”
釋寶曇名句,送汪仲嘉尚書帥隆興兼簡王公明樞密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臂端橐籥元自如,與民歲年無負租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