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郭印的《贈明師》
全文:
四民不相奪,事業勤且專。
所適既多歧,乃為異物遷。
初心轉錯亂,故步成跰躚。
一縱不可收,有如解纜船。
而況佛之徒,辭家童其顛。
耕杼兩不知,蕭條香火緣。
胡為反自棄,舍已芸人田。
筆墨殘晝永,詞章奪春妍。
持此謁豪貴,往往求知憐。
大事殊未明,口張鼻撩天。
不見湯休輩,才名舉世傳。
形化心亦爾,抱病歸黃泉。
汝質本渾金,未逢妙手鐫。
好名一以誤,沈溺在詩篇。
毫釐失千里,萍梗空十年。
吾言雖屢苦,掉首終弗然。
邇來心孔開,舊學都棄捐。
青山決棲隱,求師覓安禪。
聞之喜且疑,此志諒能堅。
行矣無所贈,短章當緡錢。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邇來
最近以來
心孔
猶心竅。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小兒心孔開,貌得山僧及童子。” 元 成廷珪 《夜過吳江聖壽寺宿復中行方丈》詩:“對牀聽法文,心孔愈惺惺。” 清 顧嘉諅 《雪獅歌》:“蠻奴心孔偏狡獪,裝出狻猊露奇怪。” 蕭軍 《八月的鄉村》三:“這聲音飄過深谷,飄過每個人底心孔。”
舊學
(1) 指我國未受近代西方文化影響前固有的學術
(2) 舊時所學的知識
棄捐
(1).拋棄;廢置。《戰國策·秦策五》:“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淮南子·覽冥訓》:“棄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適 《行路難》詩之一:“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聖明之主者,亦非遠於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黃屋,而棄捐所有以利漢人邪?”
(2).特指士人不遇於時或婦女被丈夫遺棄。 漢 劉向 《<戰國策>序》:“當此之時……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 孟子 、 孫卿 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説權謀之徒,見貴於俗。” 唐 張籍 《離婦》詩:“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念君終棄捐,誰能強在茲。”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七:“ 魯侯 祈政術, 尼父 從棄捐。 漢 主思英才, 賈生 被排遷。” 宋 陳師道 《賀許州梁資政書》:“某向以不虞之名,誤被非常之舉,間緣罪戾,自取棄捐。” 明 何景明 《東門賦》:“念我與君,少小結髮,何言中路,棄捐決別。”《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再得脫離,又遭棄捐。”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京華浪跡非長計,賣藥求名總遊戲。習俗誰容我棄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3).人死的婉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唐 李翱 《右僕射楊公墓誌》:“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 虢國 又終。”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給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茲,肝膽為之拆裂。” 清 趙翼 《哭劉瀛坡總戎》詩:“如此相知忍棄捐,身騎箕尾竟登仙。”
郭印名句,贈明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