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程珌的《滿庭芳(戊戍自壽)》
全文:
人道蒼姬,燠多寒少,故教千歲綿綿。
算來春夏,一氣本無偏。
底事今年玉曆,秋未朔、風露泠然。
君知否,山深地僻,自是早霜天。
如今,當此去,十分親切,面問嬋娟。
何須看仙槎,海上重還。
好在金英玉屑,□為我、滿泛金船。
仍傳語,橫江秀石,□永鎖三川。
程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1).見“ 玉曆 ”。
(2).見“ 玉瀝 ”。
(1).亦作“ 玉歷 ”。原指正朔,引申為歷數、國運。 漢 焦贛 《易林·屯之蒙》:“山崩谷絶,大福盡竭。 涇渭 失紀,玉歷盡已。”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慶改號啟》:“竊以皇衢永謐,則玉曆惟禎;國慶方夷,則繩澤式茂。” 明 夏完淳 《大哀賦》:“三百年玉曆晝盡,十六世金鋪夜燼。”
(2).曆書。 唐 白居易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詩:“是時歲二月,玉曆布春分。” 宋 陸游 《添字浣溪沙》詞:“玉曆今朝推戊已,住啣泥。” 明 宋訥 《壬子秋過故宮》詩:“朝會寶燈沉轉漏,授時玉曆罷班春。”
(3).玉膏。傳說中的仙藥。 北周 庾信 《蒙賜酒》詩:“金膏下帝臺,玉曆在 蓬萊 。” 倪璠 註:“玉曆,疑作‘玉瀝’。 郭璞 《山海經注》所謂‘白玉膏’是也。”參見“ 玉膏 ”。
風露
(1).風和露。《韓非子·解老》:“時雨降集,曠野閒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齡 《東溪翫月》詩:“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郁達夫 《采石磯》二:“昨天晚上,因為月亮好得很, 仲則 竟犯了風露,在園裡看了一晚的月亮。”
(2).猶風寒。《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那老媽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風露,一病不起。”
泠然
(1).輕妙貌。《莊子·逍遙遊》:“夫 列子 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註:“泠然,輕妙之貌。” 宋 陳師道 《和和叟第課還自都下》:“青雲直上馬如龍,來往泠然若御風。” 清 趙執信 《彭蠡湖》詩:“泠然乘風游,託身任毫毛。”
(2).寒涼貌;清涼貌。《太平廣記》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 清 秋瑾 《黃海舟中感懷》詩之二:“天風吹面泠然過,十萬煙雲眼底收。”
(3).形容清越激揚的聲音。《晉書·裴楷傳》:“ 綽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辭清暢,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古鏡﹞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之四:“泠然時一鳴,故向人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