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邁的《寄鄭龍川子汝瞻岩翁二首一敘別懷一謝惠端硯》
全文:
汝瞻當日預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齡。
別久恨無書寄雁,夜深猶記案帷螢。
我叨天寺登科甲,子盍心期紹品丁。
後會阿蒙須刮目,流聲不減國蘭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後會
(1).日後相會。《孔叢子·儒服》:“彼有戀戀之心,未知後會何期。” 唐 朱放 《江上送別》詩:“惆悵空知思後會,艱難不敢料前期。”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後會良可希,尺書到猶未。”
(2).會合時遲到。《漢書·彭越傳》:“與期旦日日出時,後會者斬,旦日日出,十餘人後,後者至日中。”
阿蒙
指 三國 吳 呂蒙 。 孫權 勸 呂蒙 “宜學問以自開益。”後 呂蒙 苦學,篤志不倦,學識大進, 魯肅 上代 周瑜 ,過 蒙 言議,常欲受屈。 肅 拊 蒙 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 吳 下 阿蒙 。” 蒙 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後用以謙稱自己為沒有學識的一介武夫。 陳毅 《興國旅舍》詩:“戰鬥艱難還剩我, 阿蒙 愧負故人情。”參閱《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裴松之 注。
刮目
(1).拭目。謂改變舊看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 子云 ( 蕭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後生無比,遂不為世所稱,亦是奇事。’於是聞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書·張廷珪傳》:“今受命伊始,華夷百姓清耳以聽,刮目以視,冀有聞見,何遽孤其望哉?” 宋 蘇舜欽 《送李冀州》詩:“眾人刮目看能事,著鞭無為儒生羞。”
(3).謂另眼看待。《醒世恆言·佛印師四調琴娘》:“只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龍眉,身軀偉岸,與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顏刮目。”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
流聲
(1).流播名聲。《後漢書·張衡傳》:“ 弈秋 以棊局取譽, 王豹 以清謳流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明 李贄 《書蘇文忠公外紀後》:“ 蘇長公 以文字故獲罪當時,亦以文字故取信於朋友,流聲於後世。”
(2).流傳的名聲。 晉 潘尼 《贈河陽》詩:“流聲馥秋蘭,摛藻艷春華。” 明 宋濂 《孝子邱鐸傳》:“通儒書,兼習醫家言,流聲動一時。”
(3).指流囀的樂曲聲。 漢 枚乘 《七發》:“練色娛目,流聲悅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揚《北里》之流聲,紹《陽阿》之妙曲。”
不減
不次於,不少於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年
王邁名句,寄鄭龍川子汝瞻岩翁二首一敘別懷一謝惠端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