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岳的《別蒙侄》
全文:
嗚呼吾與汝,生世何不辰。
每思十年事,雪涕時沾巾。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親。
當時爾父母,綠鬢猶青春。
乃各不待年,拱木號蒼旻。
禍予不自殞,降喪無太頻。
骨肉才百指,踵作松下塵。
乃今所存者,欲言鼻酸辛。
我父惟我耳,爾父惟爾身。
綿延僅不絕,一絲引千鈞。
所以叔侄間,不啻父子真。
豈不念爾孤,聚族守一貧。
曰惟門戶故,戀戀官倉陳。
雅欲攜爾俱,守舍無可我。
向來惡少子,覆轍那可遵。
譍門故自佳,爾學憂荊榛。
索居寡師友,則與不學均。
老夫本無似,嗜書如嗜醇。
少時共燈火,往往夜向晨。
但患叢不精,寧往父母嗔。
爾今既婚冠,不與兒童鄰。
一念及泉壤,於何敢因循。
此身所系重,安事予淳淳。
俚諺亦有之,一日計在寅。
豈伊拾青紫,聲利雙朱輪。
胸中無古今,幾何不凡民。
嗟予父祖曾,百屈不一伸。
寸累望吾輩,詩禮俱彬彬。
奈何泉始流,遽以捧土湮。
契闊未可期,為吐肝輪囷。
幅短氣則長,此紙共書紳。
參考注釋
譍門
候門。亦指候門者。 唐 李端 《冬夜集張尹後閣》詩:“譍門常吏在,登席舊寮稀。” 宋 陸游 《雨中過東村》詩:“歸來笑向譍門説,且了浮生一首詩。” 清 曹寅 《使院種竹》詩:“孰雲譍門勞,能此白日靜。”
故自
尚自;還要。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故自口強哩!若實説呵,饒你;若不實説呵,我直打死你這個賤人!” 王季思 校註:“故自:尚故自之省。尚故自即尚自意。”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一本作“ 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金 元好問 《續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清 吳偉業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三江風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訃》:“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雲泥。”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陝》詩:“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 周實 《民立報出版日祝賦》詩:“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
方岳名句,別蒙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