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全文: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樛枝勢夭矯,忽欲蟠拏空。
又如驚螭走,默與奔雲逢。
孫枝擢細葉,旖旎狐裘茸。
鄒顛蓐發軟,麗姬眉黛濃。
視久眩目睛,倏忽變輝容。
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峰。
又如洞房冷,翠被張穹籠。
亦若暨羅女,平旦妝顏容。
細疑襲氣母,猛若爭神功。
燕雀固寂寂,霧露常沖沖。
香蘭愧傷暮,碧竹慚空中。
可集呈瑞鳳,堪藏行雨龍。
淮山桂偃蹇,蜀郡桑重童。
枝條亮眇脆,靈氣何由同。
昔聞鹹陽帝,近說稽山儂。
或著仙人號,或以大夫封。
終南與清都,煙雨遙相通。
安知夜夜意,不起西南風。
美人昔清興,重之猶月鍾。
寶笥十八*九,香緹千萬重。
一旦鬼瞰室,稠疊張羉罿。
赤羽中要害,是非皆匆匆。
生如碧海月,死踐霜郊蓬。
平生握中玩,散失隨奴童。
我聞照妖鏡,及與神劍鋒。
寓身會有地,不為凡物蒙。
伊人秉茲圖,顧眄擇所從。
而我何為者,開顏捧靈蹤。
報以漆鳴琴,懸之真珠櫳。
是時方暑夏,座內若嚴冬。
憶昔謝四騎,學仙玉陽東。
千株盡若此,路入瓊瑤宮。
口詠玄雲歌,手把金芙蓉。
濃藹深霓袖,色映琅玕中。
悲哉墮世網,去之若遺弓。
形魄天壇上,海日高瞳瞳。
終騎紫鸞歸,持寄扶桑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幹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開顏
露出微笑
孩子們個個笑開顏
靈蹤
(1).指佛的莊嚴妙相。 唐 王勃 《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由是 鹿園 層敞,象教旁流,宣妙奬於希夷,范靈蹤於顯晦。」 五代 齊己 《題玉泉寺》詩:「勝景飽於閒採拾,靈蹤銷得正思量,時移兩板成塵跡,猶掛吾師舊影堂。」
(2).指神靈。 劉師培 《文說·宗騷》:「 荊楚 之俗,敬天明鬼,故《神女》作賦,《山鬼》名篇,仰古賢於 彭鹹 ,弔靈蹤於 河伯 。」
(3).指僧道的足跡。 唐 孟郊 《送蕭鍊師入四明山》詩:「靜言不語俗,靈蹤時步天。」 南唐 李中 《贈東林白大師》詩:「 虎溪 久駐靈蹤,禪外詩魔尚濃。」
(4).借指僧道足跡所履之處。 唐 陸龜蒙 《寄茅山何威儀》詩之一:「大小三峯次 九華 ,靈蹤今盡屬 何 家。」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我聞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靈蹤紀真籙。」
(5).猶墨寶。寶貴的墨跡。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伊人秉茲圖,顧眄擇所從,而我何為者,開顏捧靈蹤。」
(6).敬稱道士的手跡。 清 厲鶚 《次韻顧丈月田以羅浮竹葉符見贈》:「淋漓太平符,糾繆龍蛇繞,至今留靈蹤,葉葉出意表。」
李商隱名句,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