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流謙的《寄送梁子輔赴召》
全文:
山嶽自高百穀下,向來無物使之者。
驊騮合奉鸞和車,豈與黔蹄同一駕。
英奇絕代難小了,泥滓投之輒悲咤。
一朝拔去不可扼,震地風雷怯凌跨。
泮鬼先生自超特,鼎甲聲稱低董賈。
眼明奎畫照琬琰,萬喙夸呼海傾瀉。
胡為不即天上去,識者怪吁狂者罵。
或傳鳳篆來日邊,流水為車龍即馬。
只應故是霄漢人,腐鼠示足鵷雛嚇。
九江水暖桃鬼肥,風色不驚神所借。
只今岷峨抗湖海,貫玉編珠炯相射。
台家議和不議戰,太平有象須藻藉。
小卻猶當白玉堂,縱步黃扉方食蔗。
嗟予骯髒每自哂,蚤年謾想牛心炙。
一官漫浪不可說,可能更索山人價。
五年投閒食不飽,攬鏡顛鬼輒生怕。
道塗眾鬼同揶揄,口不能酬鬼空赭。
人生升沉亦何恨,但喜龍虎新變化。
異時擊壤為幸民,一犁亦原從耕稼。
金華夫子吾勝友,接武風雲共閒暇。
未應厚祿絕來書,寄聲紙尾煩多謝。
參考注釋
奇絕
奇妙到極點
怪石嶙峋,山勢奇絕
泥滓
(1).泥渣。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 黃河 含泥滓之濁,不害凌山之流。”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以今觀之,昌陽待泥土而生,昌蒲一有泥滓則死矣。”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但恐金沙未汰,不免夾帶些泥滓。” 清 方文 《樅川苦雨柬李仲山孫子糓》詩:“春來湖畔泥滓滑,欲行不行空踟躕。”
(2).猶污濁。比喻恥辱。《文選·潘岳<西征賦>》“奮迅泥滓” 李善 注引 漢 李陵 《與蘇武書》:“言為瑕穢,動增泥滓。”
(3).指視為污濁;賤視。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得喪不可搖其心,榮辱不能動其志,桎拲冠冕,泥滓祿位。”
(4).比喻卑下的地位。 晉 潘岳 《西征賦》:“或被髮左袵,奮迅泥滓。”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潦倒沉泥滓,欹危踐矯衡。” 宋 蘇舜欽 《舟中感懷寄館中諸君》詩:“乍脫泥滓底,稍見日月光。”
(5).比喻塵世。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鞵布襪從此始。”
悲咤
亦作“ 悲詫 ”。悲嘆;悲憤。《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五》:“臨川哀年邁,撫心獨悲吒。” 李善 註:“吒,嘆聲也。” 南朝 梁 何遜 《臨行公車》詩:“念此將如何,撫心獨悲咤。”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五:“每望東南雲,令人幾悲吒。” 宋 梅堯臣 《送曼叔襄城尉》詩:“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 明 高棅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詩:“高興殊不平,臨風獨悲咤。” 清 陳維崧 《賀新郎·送家廣陵下第南歸海寧兼以志慰》詞:“真珠莫惜離筵瀉。儘人間羣兒自貴,底須悲詫。”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抗議發憤之徒絶跡,慷慨悲咤之聲不聞,名為士人,實則死人之不若。”
李流謙名句,寄送梁子輔赴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