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書懷貽京邑同好》
全文:
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
晝夜常自強,詞翰頗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親向羸老,喜懼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簞瓢夕屢空。
執鞭慕夫子,捧檄懷毛公。
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
當途訴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離異,翻飛何日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執鞭
(1) 手拿鞭子
(2) 舉鞭為人駕車,表示景仰追隨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史記·管晏列傳贊》
執鞭隨鐙
(3) 指從事教學或教練工作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捧檄
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 張奉 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 毛義 去任守令, 毛義 拿到檄,表現出高興的樣子, 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後來 毛義 母死, 毛義 終於不再出去做官, 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後漢書·劉平等傳序》。後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駱賓王 《渡瓜步江》詩:“捧檄辭幽徑,鳴桹下 貴洲 。”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後寄》詩:“束書西上謁明主,捧檄南歸慰老親。” 明 徐渭 《謝督府胡公啟》:“徒知母在而喜,頑然捧檄之情;務擬身教所先,遵以齊眉之敬。”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 毛義 捧檄色喜,固以家貧親老。”
毛公
(1). 西周 文王 子,名 叔鄭 。 成王 時為三公之一的司空。 毛 ,為其所封之采邑名。《書·顧命》:“ 成王 將崩……乃同召 太保奭 、 芮伯 、 彤伯 、 畢公 、 衛侯 、 毛公 。” 孫星衍 疏:“ 畢 、 毛 、 衛 ,皆 文王 子也。” 曾運乾 正讀:“ 太保 、 畢公 、 毛公 ,以三公兼領卿職也。”
(2). 戰國 時 趙處士 ,“藏於博徒”, 秦 兵攻 魏 時,曾與 薛公 共勸寄居在 趙 的 魏公子 信陵君 回國救援,擊敗 秦 兵。 三國 魏 應璩 《與滿公琰書》:“雖昔 侯生 納顧於 夷門 , 毛公 受眷於逆旅,無以過也。”
(3).借指豪放不羈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 清 陳維崧 《滿江紅·贈婁東周逸園兼懷毛亦史》詞:“博徒中,歸及見 毛公 ,言相憶。”參見“ 毛薛 ”。
(4).指 漢 初傳授《詩》的學者 大毛公 、 小毛公 。 三國 吳 陸璣 以為即 漢 毛亨 與 毛萇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 毛公 述《傳》,獨標興體。” 清 錢大昕 《答問三》:“ 毛公 釋《詩》,自《爾雅》詁訓而外,多用雙聲取義。”參見“ 毛傳 ”。
(5).指 漢 人 毛義 。 唐 孟浩然 《書懷貽京邑同好》詩:“慈親向羸老,喜懼在深衷……執鞭慕夫子,捧檄懷 毛公 。”參見“ 毛子檄 ”。
(6).指 漢 人 劉根 。傳說 劉根 成仙,身生綠毛,故稱。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古蹟二》:“ 毛公壇 …… 漢 劉根 得道處也。 根 既仙,身生緑毛,人或見之,故名 毛公 。”
孟浩然名句,書懷貽京邑同好名句
名句推薦
松雪當年稱獨步,子孫今日繼遺風
哈尚實克《題趙彥徵畫赤驥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