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羅隱的《淮南送節度盧端公將命之汴州端公常為汴州相公從事》
全文:
吹台高倚圃田東,此去軺車事不同。
珠履舊參蕭相國,彩衣今佐晉司空。
醉離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園密雪中。
到彼的知宣室語,幾時征拜黑頭公。
參考注釋
吹台
事情或交情破裂;垮台
圃田
(1).猶甫田,大田。 唐 錢起 《送馬使君赴鄭州》詩:“膏雨帶 滎水 ,歸人耕圃田。”
(2).種植果木瓜菜的園地。 元 王禎 《農書》卷十一:“圃田,種蔬果之田也。”
(3).喻指事物聚集的地方。 清 王晫 《今世說·文學》:“ 錢牧齋 目 沉留侯 《藝林匯考》,為經籍之禁籞,文章之圃田。”
(4).古澤藪名。故地在今 河南 中牟縣 西。《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南 曰 豫州 ,其山鎮曰 華山 ,其澤藪曰 圃田 。”《竹書紀年》卷下:“三月,為大溝於 北郛 ,以行 圃田 之水。”亦稱“ 圃澤 ”。《列子·仲尼》:“ 鄭 之 圃澤 多賢, 東里 多才。” 張堪 註:“﹝ 圃澤 ﹞ 圃田 也。在 中牟縣 。”
軺車
(1).一馬駕之輕便車。《墨子·雜守》:“為解車以檯,城矣。以軺車,輪軲,廣十尺,轅長丈,為三輻,廣六尺。”《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朱家 迺乘軺車之 洛陽 ,見 汝陰侯 滕公 。” 司馬貞 索隱:“謂輕車,一馬車也。”《晉書·輿服志》:“軺車,古之時軍車也。一馬曰軺車,二馬曰軺傳。”
(2).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車。亦指代使者。 唐 王昌齡 《送鄭判官》詩:“東 楚 吳 山驛樹微,軺車銜命奉恩輝。”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南北凱旋》:“軺車日夜紛來往, 馹 使奔忙賴腳跟。”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又有軺車四出,則外國之一舉一動,亦無不周知。”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羅隱名句,淮南送節度盧端公將命之汴州端公常為汴州相公從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