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元稹的《松鶴》
全文:
渚宮本坳下,佛廟有台閣。
台下三四松,低昂勢前卻。
是時晴景麗,松梢殘雪薄。
日色相玲瓏,纖雲映羅幕。
逡巡九霄外,似振風中鐸。
漸見尺帛光,孤飛唳空鶴。
裴回耀霜雪,顧慕下寥廓。
蹋動樛盤枝,龍蛇互跳躍。
俯瞰九江水,旁瞻萬里壑。
無心眄烏鳶,有字悲城郭。
清角已沉絕,虞韶亦冥寞。
鶱翻勿重留,幸及鈞天作。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台下
(1).台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於臺下。」《韓詩外傳》卷二:「 顏淵 侍坐, 魯定公 於臺, 東野畢 御馬於臺下。」
(2).古時對人的尊稱。《水滸後傳》第七回:「 郭京 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趨謁旌旄,足慰平生。』」
(3).謂政治舞台之下,即不執政地位。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他們要求實行西方的兩黨制,這一*黨在台上,那一*黨在台下。」
三四
(1).猶言再三再四。《北齊書·崔邏傳》:「握手殷勤,至於三四。」
(2).表示為數不多。 宋 歐陽修 《歸自謠》詞:「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
低昂
起伏;時高時低
這條道路低昂不平,極不適於開車
良時無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雜詩》
前卻
見「 前卻 」。
亦作「 前卻 」。1.進退。《吳子·治兵》:「前卻有節,左右應麾。」 宋 梅堯臣 《旌義港阻風》詩:「遠渚時出沒,輕舟自前卻。」
(2).引申為操縱,擺布。《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權 大怒欲自征 淵 」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權 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涌如山。不自截鼠子頭以擲于海,無顏復臨萬國。就令顛沛,不以為恨。」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秦·苻堅》:「 猛 曰:臣每覽 亞父 之事,常謂前卻人主,以此而為名將,竊未多之。」
元稹名句,松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