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權德輿的《九華觀宴餞崔十七叔判官赴義武幕兼呈書記蕭校書》
全文:
炎光三伏晝,洞府宜幽步。
宿雨潤芝田,鮮風搖桂樹。
陰陰台殿敞,靡靡軒車駐。
晚酌臨水清,晨裝出關路。
偏榮本郡辟,倍感元臣遇。
記室有門人,因君達書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陰台
在北郊的祭祀土神之台。 南朝 宋 謝莊 《侍東耕》詩:“陰臺承寒彩,陽樹迎初熏。”參閱《漢書·郊祀志下》。
靡靡
(1).猶遲遲。遲緩貌。《詩·王風·黍離》:“行邁靡靡,心中搖搖。” 毛 傳:“靡靡,猶遲遲也。”
(2).引申為逐漸,漸漸。 晉 陶潛 《己酉歲九月九日》詩:“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 元 鄭彝 《續蘭亭會補山陰令虞國詩》:“靡靡時運近,期焉撫岏巑。”
(3).草隨風倒伏貌。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薄草靡靡,聯延夭夭。” 晉 陸機 《擬青青河畔草》詩:“靡靡江離草,熠燿生河側。”《雲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藍之花,輕而堅勁,一枝千花,千年一開,隨風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天台山日記》:“循路登絶頂,荒草靡靡,山高風冽。”
(4).引申為隨順貌。《書·畢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賢。” 孔穎達 疏:“靡靡者,相隨順之意。”《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 宋 葉適 《修職郎吳君墓志銘》:“世有能操養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則威望自尊,而士靡靡從之,何咎之有?”
(5).紛亂貌。 南朝 齊 謝朓 《杜若賦》:“枝靡靡而葉傾。”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海中紅旗》:“顧見洪濤間,紅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啟 《九日無酒步至西汀閒眺》詩:“悠悠寒川駛,靡靡晴巒矗。”
(6).柔弱,頹靡。 宋 蘇軾 《謝南省主文啟·歐陽內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風俗靡靡,日以塗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 梁啓超 《讀<陸放翁集>詩》:“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參見“ 靡靡之音 ”。
(7).華美;明麗。《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註:“靡靡,細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鳥行》:“美人自搗明月珠,赤玉盤中光靡靡。”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則憶君一分。”
(8).綿延不絕。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觀靡靡而無終,何渺渺而難殊。” 宋 王安石 《留題三祖山谷寺石壁》詩:“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圍。”《剪燈新話·太虛司法傳》:“ 大異 回顧,猶聞諠譁之聲,靡靡不已。”
(9).娓娓動聽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張茂先 論《史》《漢》,靡靡可聽。”《舊唐書·馬周傳》:“ 馬君 論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選·陸機<嘆逝賦>》:“親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張銑 註:“靡靡,少貌。” 明 高啟 《秋懷》詩之十:“靡靡皋蘭衰,嗈嗈渚鴻吟。”
軒車
(1).有屏障的車。古代大夫以上所乘。後亦泛指車。《莊子·讓王》:“ 子貢 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 原憲 。”《後漢書·劉盆子傳》:“ 俠卿 為制絳單衣,半頭赤幘、直綦履,乘軒車大馬。” 唐 沉佺期 《嶺表逢寒食》詩:“花柳爭朝發,軒車滿路迎。” 清 顧炎武 《寄次耕》詩:“入 雒 乘軒車,中宵心有慍。”
(2).即樓車。《墨子·備城門》:“今之世常所以攻者……轒輼、軒車,敢問守州十二者奈何?” 孫詒讓 間詁:“此攻城軒車,未詳其制。《左宣十五年傳》雲‘登諸樓車’, 杜 注云‘車上望櫓’。此軒車疑即樓車。”參見“ 樓車 ”。
權德輿名句,九華觀宴餞崔十七叔判官赴義武幕兼呈書記蕭校書名句
名句推薦
泛酒誰同話,敲詩獨寫心
徐壽仁《題晝寂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