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有懷楊無見原文
月光照出梅枝瘦,人影寒歸露氣深。
安得良朋通夜講,秪須濃酒滿杯斟。
尋常見面多輕別,寂寞懷思倍痛心。
對就雁書明日寄,名山蹤跡恐難尋。
詩詞問答
問:冬夜有懷楊無見的作者是誰?答:王邦畿
問:冬夜有懷楊無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冬夜有懷楊無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參考注釋
月光
月亮的光線
出梅
梅雨季節結束。 魯迅 《書信集·致母親》:“ 上海 剛剛出梅,即連日大熱,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
人影
(1).人的身影。 唐 張謂 《送裴侍御歸上都》詩:“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 宋 蘇軾 《後赤壁賦》:“人影在地,仰見明月。”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極目荒涼,黯黯的夕陽,投著散亂的人影。”
(2).指人的蹤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此道人未必是好人了。喫酒喫肉,又在此荒山居住,沒個人影的所在。”
露氣
水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 唐 孔穎達 疏:“謂之寒露,言露氣寒將欲凝結。” 唐 李百藥 《秋晚登古城》詩:“霞景煥餘照,露氣澄晚清。”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詞:“涼生露氣湘絃潤,暗滴花梢。”
良朋
好友。《詩·小雅·常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一:“ 沉 宋 裁辭矜變律, 王 楊 落筆得良朋。”《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 續範亭 《登高望林老葉參謀長不至》詩:“聞道 延安 多集會,良朋不至秋風來。”
通夜
猶通宵。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質書》:“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 宋 蘇舜欽 《和解生中秋月》:“銀塘通夜白,金餅隔林明。” 姚雪垠 《長夜》三二:“你做啥又熬個通夜?”
尋常
普通,一般
不尋常的來客
岐王宅里尋常見。——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尋常巷陌。——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見面
(1) 與…相見
(2) 露面
邀請我和他們見面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懷思
懷念;思念。《左傳·昭公七年》:“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惠連<贈別>》:“風雪既經時,夜永起懷思。” 宋 蘇軾 《朱壽昌梁武懺贊偈》:“生及七歲,而母捨去,長大懷思,涕泣追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日切懷思,繫於魂夢。” 李大釗 《“今”與“古”》:“他們往往發傷時的慨嘆,動懷古的幽情……把終生的情感心神,都用在過去的懷思。”
痛心
(1) 傷心
吳之民方痛心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深感痛心
(2) 悲憤;痛恨
令人痛心
(3) 心疼;捨不得
看到洗碗槽里的白飯,真是痛心得很
雁書
書信。 唐 王勃 《九日懷封元寂》詩:“今日 龍山 外,當憶雁書歸。” 金 錢抱素 《台城路》詞:“碧雲深處遙天暮,經年雁書沉影。”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雁書寄到君前,我倩誰憐。”參見“ 雁足書 ”。
明日
明天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日徐公來。——《戰國策·齊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蹤跡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不留蹤跡
詭蹤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冬夜有懷楊無見原文_冬夜有懷楊無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