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
全文:
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
浮精離碧海,分照接虞淵。
迥見孤輪出,高從倚蓋旋。
二儀含皎澈,萬象共澄鮮。
整御當西陸,舒光麗上玄。
從星變風雨,順日助陶甄。
遠近同時望,晶熒此夜偏。
運行調玉燭,潔白應金天。
曲沼疑瑤鏡,通衢若象筵。
逢人盡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銀漢,凝清洗綠煙。
皋禽警露下,鄰杵思風前。
水是還珠浦,山成種玉田。
劍沉三尺影,燈罷九枝然。
象外形無跡,寰中影有遷。
稍當雲闕正,未映斗城懸。
靜對揮宸翰,閒臨襞彩箋。
境同牛渚上,宿在鳳池邊。
興掩尋安道,詞勝命仲宣。
從今紙貴後,不復詠陳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皋禽
亦作“皋禽”。鶴的別名。《文選·謝莊<月賦>》:“聆皐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 李善 註:“《詩》曰:‘鶴鳴九皐。’皐禽,鶴也。” 唐 韓愈 《和崔舍人詠月》:“花樹參差見,皋禽斷續聆。”
警露
因白露降臨而相警戒。相傳鶴性機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鳴相警,移徙所宿處,慮有變害”。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晉 周處 《風土記》。後因以“警露”作為詠鶴的典故。 唐 駱賓王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賦得同字》:“鴻飛漸陸,流斷吹以來寒;鶴鳴在陰,上中天而警露。” 唐 駱賓王 《送王贊府上京參選賦得鶴》:“虛心恆警露,孤影尚凌煙。” 唐 皇甫湜 《鶴處雞群賦》:“安知警露之質,豈誠凌雲之意。”
鄰杵
指鄰近的搗衣聲。多用以烘托旅人寒夜的寂寞。 唐 白居易 《早秋獨夜》詩:“井梧涼葉動,鄰杵秋聲發。” 唐 賈島 《上谷旅夜》詩:“故園千里數行淚,鄰杵一聲終夜愁。” 清 納蘭性德 《雪中和友》:“哀雁兼鄰杵,共君寒夜心。”
劉禹錫名句,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