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薛師石的《喜翁卷歸》
全文:
我老寡儔侶,年荒值冬迫。
膝下有啼寒,瓶中無儲積。
豈不展轉思,自欠經營策。
儒冠匪謬誤,賦性素褊窄。
淵明疑夙世,荷鋤心便適。
嗟餘四友朋,驚見三化魄。
一翁尚淒涼,六秩因行役。
家貧病難愈,詩苦發全白。
昨來叩我們,偶信比鄰宅。
聞語亟倒屣,已去倏無跡。
知君懷百憂,雖出難久客。
從今幸安居,況有舊泉石。
清晨過窮廬,竟夕主疇昔。
逝者已雲遠,相期守枯瘠。
參考注釋
倒屣
亦作“ 倒屧 ”。1.急於出迎,把鞋倒穿。《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時 邕 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 粲 在門,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邕 曰:‘此 王公 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後因以形容熱情迎客。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魯望》詩:“敲門若我訪,倒屣欣逢迎。”屣,一本作“ 屧 ”。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聯句》曲:“既有當壚,毋勞倒屣,便可投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輩得施為,正好談心花底;蘭友瓜戚,門外不須倒屣。”
(2).指從坐席上匆忙避開。《西京雜記》卷二:“ 衡 邑人有言《詩》者, 衡 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已去
表示從現在起到將來的時間。“已”同“以”。可譯成“以後”
從此已去。——唐· 李朝威《柳毅傳》
無跡
亦作“ 無跡 ”。沒有蹤影;沒有痕跡。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無跡,天工罕代。”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下》:“﹝ 李惠登 ﹞為政清浄無跡,不求人知。”
見“ 無跡 ”。
薛師石名句,喜翁卷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