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馬鈺的《滿庭芳 師叔和公升霞之後,有臨潼縣開採帛》
全文:
脫)治療不痊。
忽一夕夢見師叔說,以藥餌治療之法,問其姓名,乃終南和先生也。
覺來依此服餌,其病自愈。
至甲午歲重九日,張公親詣師叔墳前燒香禮謝,及立碣安於墓塔之上,因以詞贈之和公師叔,升霞之後。
奇哉妙矣希有。
醫可臨潼必死,張公道友。
神仙不求人報,望賢家、省悟回首。
誰知道,卻遠來地肺,燒香胡走。
作個小詞奉勸,譬無常決烈,疾些拂袖。
物外降心修煉,虎龍交*媾。
一朝行功圓滿,九還丹、自然成就。
神光燦,跨鸞歸,謝師拯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小詞
(1).按譜填寫的短篇歌詞。 前蜀 牛嶠 《女冠子》詞:“淺笑含雙靨,低聲唱小詞。”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艷詞不可填》:“昔僧 秀關西 與 黃山谷 曰:‘作詩無害,惟艷歌小詞可罷之。’” 清 侯方域 《絕句》:“容華博得春風歇,不羨《清平》賦小詞。”
(2).民間歌謠或曲藝。猶小調。《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九引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都門盛唱小詞曰:‘喜則喜,得入手;愁則愁,不長久;忻則忻,我兩個廝守;怕則怕,人來破鬭。’雖三尺之童皆歌之,不知何謂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嘌唱,謂上鼓面唱令曲、小詞。” 明 張岱 《陶庵夢憶·二十四橋風月》:“或發嬌聲唱《劈破玉》等小詞。”
奉勸
敬辭。鄭重勸說
奉勸你放規矩些
無常
(1) 佛語。生滅變化不定
法令亡常。(亡通“無”。)——《漢書·李廣蘇建傳》
反覆無常
(2) 迷信的人指人將死時勾魂的鬼
(3) 婉辭,指人死
一旦無常
決烈
亦作“決烈”。剛烈;堅毅。《隋書·地理志下》:“其人率多勁悍決烈。” 唐 高適 《奉和鶻賦》:“翻決烈以電掣,皆披靡而星分。”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四折:“大丈夫具決烈志氣,慷慨英靈。”《再生緣》第十回:“妹妹果然心決烈, 孟嘉齡 ,與他做個對頭人。” 寅半生 《讀<迦因小傳>兩譯本書後》:“﹝ 迦因 ﹞厥後與爵夫人客邸傾談,在 蟠溪子 譯本,則何等慷慨,何等決烈!”
拂袖
亦作“ 拂褏 ”。1.甩動衣袖。表示憤怒、不悅。《太平廣記》卷一七五引 唐 尉遲樞 《南楚新聞·崔鉉》:“初 李石 鎮 江陵 ,闢為戎卒,一旦拂袖而去。”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上·范呂不合》:“ 陳石齋 力修 與 陳叔方 爭軍賞於都堂省,拂袖徑出。”《明史·王紱傳》:“畫不苟作,遊覽之頃,酒酣握筆,長廊素壁,淋漓霑灑,有投金幣購片楮者,輒拂袖起,或閉門不納。” 郭孝成 《山西光復記》:“ 李 大聲曰:‘余游歷東西洋,外國革命事業,知甚悉。汝等如此行為,余決不願與聞。’拂袖而出。”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一三五》:“我說,我是願意人對我反抗,不合則拂袖而去的。”
(2).謂因不悅而離去。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及是 章丞相 反,不揖客,行入舍,褫其公裳,特易以道服而後出。 魯公 方趨上,適見之,則亟索去…… 章 以手掠公,目使留,致懇到。會薦湯而從者以騎至,故公得而拂褏。” 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清操獨介然,片言便拂袖。”
(3).借指引退、歸隱。 金 王若虛 《清虛大師侯公墓碣》:“師下車未浹旬,以狀上聞,益獲蠲免,眾賴其庇。已而拂袖棲遲於 洧川 。” 元 貢奎 《高侯畫桑落洲望廬山》詩:“日夜千帆萬柁過未已,誰肯拂袖同寂寥。”
(4).掠過衣袖;舒展衣袖。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磯碑》:“畫船向浦,錦纜牽磯。花飛拂袖,荷香入衣。山林朝市,併覺忘歸。” 宋 謝逸 《蝶戀花》詞:“豆寇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 元 薩都剌 《峨眉雲歌》:“酒酣拂袖墮秋水,但覺滿座光嶙峋。”《水滸傳》第三八回:“﹝ 宋江 ﹞再飲滿數杯酒,不覺沉醉,力不勝酒,便喚酒保計算了,取些銀子算還,多的都賞了酒保,拂袖下樓來。”
馬鈺名句,滿庭芳 師叔和公升霞之後,有臨潼縣開採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