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袁說友的《禱祈喜以甲子日得晴》
全文:
去年閔雨忙,今年以晴禱。
年年水旱苦關心,憂國不知身暗老。
蜀田百里無陂池,山頭隴畝如畫棋。
平時憂旱不憂水,秋水十日憂雨垂。
天公忍使垂成阨,但把精誠期感格。
扶桑忽上東海來,一夜天清風露白。
今朝甲子逢晴秋,定應無耳生禾頭。
少待餘糧棲畝日,倩渠送我歸田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無陂
沒有邪曲。《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孔 傳:“陂,不正。”
不傾仄。《文選·左思<魏都賦>》:“築曾宮以迴匝,此岡隒而無陂。” 張載 註:“陂,傾也。”
山頭
(1) 山的頂部
(2) 山峰
(3) 比喻獨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頭
隴畝
(1).田地。《戰國策·趙策四》:“昔者 堯 見 舜 於草茅之中,席隴畝而廕庇桑,陰移而授天下傳。”《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唐 杜甫 《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吾若遷居植民地,當為其長,盡吾隴畝,為帝植麻。”
(2).草野,山野。《史記·項羽本紀》:“然 羽 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 秦 。” 明 唐順之 《告病疏》:“如遂廢不可復用,臣亦得沒齒隴畝,死無所恨。”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乾王洪寶制》:“欲出仕於妖門,動牽荊棘;欲隱跡於隴畝,無地容身。”
如畫
景色如繪畫一般美麗
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頭。——宋· 張孝祥《水調歌頭·桂林中秋》
袁說友名句,禱祈喜以甲子日得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