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負英材,沈潛欻求伸

劉子翬建康六感吳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子翬的《建康六感吳》

全文:
龍翔大耳兒,虎視捉刀人。
風雲競追逐,逸軌誰能遵。
大皇負英材,沈潛欻求伸
一呼定南國,再戰威強鄰。
抗魏既搖岳,攘劉亦披鱗。
組練繞平隰,艨艟蔽通當。
偉哉人物盛,成功豈無因。
代祀已飄忽,風流久彌新。
停橈眺迥陸,裂蔓登層堙。
臥龍昔來游,萬古懷清塵。

劉子翬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大皇

亦作“ 太皇 ”。 三國 吳 主 孫權 諡號 大皇帝 ,省稱 大皇 。《文選·陸機<吳趨行>》:“ 大皇 自 富春 ,矯手頓世羅。” 李善 註:“《吳志》曰: 孫權 字 仲謀 , 吳 富春 人也。薨,諡曰 大皇帝 。”

亦作“ 太皇 ”。天。《莊子·秋水》:“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 陸德明 釋文:“大皇,音泰。” 成玄英 疏:“大皇,天也。”《淮南子·精神訓》:“登太皇,馮太一。” 高誘 註:“大皇,天也。”《楚辭·惜誓》:“已矣哉!獨不見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朱季海 解故:“《惜誓》稱‘大皇’與《淮南》同,亦謂天耳。”

英材

猶英才。出眾的才智;具有出眾才智的人。 唐 顏真卿 《贈裴將軍》詩:“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 唐 柳宗元 《梓人傳》:“不衒能,不矜名……日與天下之英材討論其大經,猶梓人之善運眾工而不伐藝也。” 宋 秦觀 《官制上》:“館閣者圖書之府,長育英材之地也。”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我只望你的遺風長存,化育無數後繼之英材。”

沈潛

亦作“ 沉漸 ”。亦作“沉潛”。亦作“沉漸”。1.謂地德深沉柔弱。《書·洪範》:“高明柔克,沉潛剛克。” 孔穎達 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剛能出金石之物也。”《左傳·文公五年》:“《商書》曰:沉漸剛克。” 楊伯峻 註:“潛亦作‘漸’,潛、漸古音近,字得通。”《隸釋·漢太尉劉寬碑》:“ 延熹 八年,地震,有詔詢畢,公以演策沉漸對當帝心,轉拜尚書。”

(2).指地。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臣聞沉潛既義,高明既經,日以陽德,月以陰靈。”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詩:“霧雨十年同隱遁,風雷何日振沉潛。”

(3).指人性深沉柔弱。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序》:“而沉潛之士,則又隨物變化,與俗轉移。” 清 姚鼐 《<老子章義>序》:“天下道,一而已,賢者識大,不賢者識小,賢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潛之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餘,沉潛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

(4).喻深入。

(5).指沉浸其中。謂深入探究。 唐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 愈 ﹞遂得究窮於經傳史記百家之説,沉潛乎訓義,反復乎句讀,礱磨乎事業,而奮發乎文章。”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早歲即嘗受讀而竊疑之,沉潛反復,蓋亦有年。” 清 戴名世 《岳薦傳》:“ 薦 少為諸生,讀書於諸子百家,無不貫穿,而篤信 宋 儒,沉潛反復,一以 程 朱 為師法。” 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沉潛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來倒是一種危機。”

求伸

見“ 求信 ”。

劉子翬名句,建康六感吳名句

詩詞推薦

大皇負英材,沈潛欻求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