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喻良能的《次韻茂恭見寄》
全文:
中書一揮千萬言,有如水懸呂梁間。
奔逸絕塵不可及,蹇欲從之良獨難。
如君文字可華*國,胡為猶在南湖側。
樊川昌谷縱多才,欲以比君那可得。
君家紅杏連白榆,似向君王得鑑湖。
水光溶溶浸山色,樓台上下如冰壺。
磬湖蕭瑟逢秋令,男呻女吟貧非病。
阿奴碌碌僅自全,伯氏今亡嗟短命。
恨我不如大小山,徒爾思苦仍辭艱。
既無擊缽揮毫敏,空愧詩筒數往還。
參考注釋
阿奴
(1).尊長對卑幼者以及夫妻間的暱稱。(1)兄稱弟。《晉書·周顗傳》:“ 顗 性寬裕而友愛過人,弟 嵩 嘗因酒瞋目謂 顗 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以所燃蠟燭投之。 顗 神色無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謝奕 作 剡 令。有一老翁犯法, 謝 以醇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絝,在兄膝邊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 於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兄稱弟》:“蓋 晉 世人通稱弟為阿奴爾。”(2)父稱子。《北史·麥鐵杖傳》:“﹝ 麥鐵杖 ﹞將度 遼 ,呼其三子曰:‘阿奴!當備淺色黃衫。吾荷國恩,今是死日。我得被殺,爾當富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王敬豫 有美形,問訊 王公 ,撫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稱!’”(3)祖稱孫。《南史·齊紀下·廢帝鬱林王》:“ 武帝 臨崩,執帝( 廢帝 鬱林王 )手曰:‘阿奴,若憶翁,當好作。’”(4)夫妻互稱。《元詩紀事·〈愁憤詩〉》 陳衍 註:“《滇載記》……私語平章曰:‘我父忌阿奴,願與阿奴西歸。’” 郁達夫 《過蘭江》詩:“阿奴生小愛梳妝,屋住蘭舟夢亦香。望煞 江郎 三片石, 九姑 東去不還鄉。”(5)帝稱後。《南史·后妃傳上·齊鬱林王何妃》:“帝謂皇后為阿奴,曰:‘阿奴暫去。’”
(2).對自己的謙稱。《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皇帝( 隋文帝 楊堅 )宣問:‘阿奴無得(德),檻(濫)處為軍(君)。’”
碌碌
(1) 多石頭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無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許多事要做
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紅樓夢》
(4) 車轉滾動聲
自全
保全自己。《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書》有 唐 虞 之侯伯,歷 三代 千有餘載,自全以蕃衛天子,豈非篤於仁義,奉上法哉?” 漢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舊唐書·李密傳》:“若前不據 關 ,退無所守,大眾一散,何以自全?”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若軍事一興,橫歛隨作,民窮而無告,其勢不為大盜,無以自全。”
伯氏
(1).長兄。《詩·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高亨 註:“伯氏,大哥。” 唐 韓愈 《復志賦》:“常歲行之未復兮,從伯氏以南遷。”
(2).長子。《國語·晉語一》:“伯氏不出, 奚齊 在廟,子盍圖乎!” 韋昭 註:“伯氏為 申生 。伯氏,猶言長子也。”
(3).伯父。《左傳·昭公十五年》:“王曰:‘伯氏,諸侯皆有以鎮撫王室, 晉 獨無有,何也?’……叔父 唐叔 , 成王 之母弟也。” 楊伯峻 註:“ 周王 於諸侯,同姓者,無論行輩,俱稱伯父或叔父。”
短命
壽命短促,死得早
短命鬼
喻良能名句,次韻茂恭見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