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唯留三乘教。悟者向心求。
但行如是舍凡流。成佛是因由。
詩詞問答
問:《證無為·其二十七·太子贊二十七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2. 釋迦牟尼佛
參考注釋
三乘
三乘車。每乘四馬。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禮記·少儀》:“貳車者,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鄭玄 註:“此蓋 殷 制也。”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雲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
向心
猶歸心。謂內心歸服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凡流
平凡之人;庸俗之輩。《晉書·劉頌傳》:“臣以期運,幸遇無諱之朝。雖嘗抗疏陳辭,氾論政體,猶未悉所見,指言得失,徒荷恩寵,不異凡流。” 唐 元稹 《祭亡友文》:“泥濜珠玉,糞土名位;瞪目凡流,傾心俊異。” 明 楊慎 《伏枕行贈嚴應階》詩:“ 嚴夫子 交誼非凡流,往時傾蓋今白頭。”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訪道》:“ 三陽縣 張俊 ,英偉不羣,武藝出眾,頗非凡流。” 清 褚人穫 《堅瓠廣集·湯東谷語》:“山珍海錯,名茶法酒,物物皆備,庶不為凡流俗士。”
成佛
佛教語。謂永離生死煩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添品法華經·授記品》:“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當得成佛。”《宋書·謝靈運傳》:“太守 孟顗 事佛精懇,而為 靈運 所輕,嘗謂 顗 曰:‘得道應須慧業文人,生天當在 靈運 前,成佛必在 靈運 後。’ 顗 深恨此言。” 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今之學佛者,非學其棄 浄飯王 之位而苦行於 雪山 中也,學其能成佛之道而已。”
因由
(1) 理由;由頭
有因由
(2) 因緣;緣分
夙世因由
(3) 原委;原因
有原多因由